【中國夢·黃河情】對話河長張強:黃河治理要保護整體性 又要注重區域特色

發佈時間: 2020-10-02 16:55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李培剛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編者按:延安市位於黃河中游,陜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是中國革命聖地。由於多種原因,上世紀90年代,延安年入黃河泥沙量佔入黃河泥沙總量的1/6。近年來,延安建設了一系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建設工程,取得了矚目的成績,為黃河流域生態治理提供了“延安樣本”。《對話黃河河長》欄目專訪延安市副市長、黃河延安段河長張強。張強表示,黃河流域要樹立“一盤棋”思想,從國家層面推動黃河流域與區域“一體化”治理,既打造流域特點,又注重區域特色,確保黃河治理保護的整體性、系統性、協調性。

中國網記者:近年來,延安建設了一系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建設工程,取得了矚目的成績,為黃河流域生態治理提供了“延安樣本”。請您具體談一下都採取了哪些舉措?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

張強:1999年以來,延安市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號召,率先在全國開展退耕還林工作,掀起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綠色革命”。延安市根據當地情況,從實際出發,堅持人工治理與自然修復相結合、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結合、造林與種草相結合、人工營造和自然封育相結合,全面規劃、分步實施,實現了植被快速恢復。為了保護生態建設成果,延安市出臺制定了《延安市關於全面實行封山禁牧的決定》、《延安市退耕還林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實施辦法》等規章制度,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嚴格成效考核和責任追究,有效地保證了生態建設成果。最重要的一點,延安市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項目啟動以來,延安各級黨委、政府換屆不變目標,換人不變責任,以釘釘子的精神,接續奮鬥,久久為功,推動延安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截止2018年,延安市累計完成林業生態建設2216萬畝,其中退耕還林1077萬畝,森林覆蓋率由33.5%增加到48.07%,生物多樣性逐步恢復,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華北豹出現了、褐馬雞成群了。山川大地實現了由黃到綠的歷史性變化,為全國提供了生態修復的“延安樣本”。

我認為,之所以為全國提供了生態修復的“延安樣本”,是因為延安堅持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經濟、社會、人口、資源與環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在發展中促保護,在保護中謀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走了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之路。

此外,延安市還堅定的堅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實施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加快推進由粗放用水向集約用水方式轉變,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水資源承載能力,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網記者: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開會議,審議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規劃綱要》,會議指出,要採取有效舉措推動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特色優勢現代産業體系,優化城市發展格局,推進鄉村振興。當地都發展了哪些特色産業?這些産業對當地産生了怎樣的影響?是如何提高老百姓的獲得感的?

張強:近年來,在中央、陜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延安市緊盯“鄉村振興”目標,著力培育特色産業,不斷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多渠道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以蘋果為主、設施農業和現代養殖業為兩翼、區域特色産業板塊推進的多元化産業格局正在延安加快形成。2019年,延安市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876元。通過多年佈局發展,延安市建成了380多萬畝優質蘋果基地,約佔世界的1/20,全國的1/10,陜西的1/3,去年蘋果産量近350萬噸,是延安市目前種植面積最大、覆蓋面最廣、對農民增收貢獻最大的支柱産業,延安市洛川縣是國內有名的“一縣一業”蘋果專業縣,擁有蘋果種植面積53萬畝,總産超過90萬噸,綜合産值達85億元,2019年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3249元,其中95%以上來自蘋果産業。延安市設施農業面積達到41萬畝,總産132萬噸,被陜西省確定為陜西省千億級設施農業六大板塊之一,延安市安塞區積極發展山地設施農業,累計建成設施基地6.5萬畝,通過種植設施瓜菜實現産值10.5億元,菜農每人平均收入2萬元,拉動全區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增收47%。延安市建成標準化規模養殖場1328個,家畜家禽飼養規模近千萬頭(只),蜂群總量突破20萬箱。糧食面積和産量多年穩定在210萬畝和70萬噸以上,蠶桑、中藥材、花卉等特色産業種植面積達到66萬畝,食用菌種植超過1000萬棒,延川紅棗、黃龍核桃、志丹黃芪等一批優質農産品深受消費者青睞。

為促進全産業鏈增收,多點收益,2017年,延安市委、市政府順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及時作出了實施農業産業後整理的重大決策,延安市每年安排上億元支援農産品分級分選、冷鏈物流、包裝儲藏、精深加工和品牌行銷能力提升,兩年多來新建4.0智慧選果線88條,冷氣庫儲能達到120多萬噸,增長了51%;在全國建立直銷窗口331個,延安蘋果遠銷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網記者:延安是中國革命聖地,延安精神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厚重底色和歷史起點。像影響幾代人的《黃河大合唱》等優秀的作品都是誕生在延安,延安是怎麼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打造了哪些“延安黃河文化名片”?

張強:在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方面,延安市重點突出構築“三園一帶一核”的産業佈局和發展格局。即建設好黃帝陵、長征、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鍛造黃河沿線文化旅遊帶,打造以延安為中心的紅色文化核心區。

依託《黃帝文化園區總體規劃》和重點片區修建性詳細規劃,以黃帝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程為主,加強黃陵老城區建設,完善了祭祀配套服務功能,增強旅遊服務接待能力。整合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延安段的沿線縣(市、區)資源,以長征文化為基礎,根據長征史實有選擇地融合當地特色文化,推動紅色文化的整合、開發與轉化,探索長征舊址與紅色精品景區、特色鄉鎮、休閒農業旅遊及傳統保護村落等融合發展。

以黃河大峽谷、黃河壺口瀑布、黃河奔流景觀、黃河生態群落等為依託,積極推進地質地貌景觀保護公園的新建工作,根據沿黃地質地貌景觀及其遺産價值,建設了延川伏寺灣地質公園、延長馬頭關地質公園,分步申報省級地質公園、國家級地質公園,最終在黃河大峽谷形成地質公園群落,進一步凸顯中國黃河大峽谷、黃土高原奇特地質地貌、生態特質及其人類保護利用的奇跡。延安還以陜北黃土高原風情、黃河景觀為依託,以黃土地生活為主題,支援黃河文化園等項目建設,打造剪紙藝術館、石雕藝術館、泥塑藝術館、繪畫攝影展覽館、民俗陳列館等場館,打造延安“黃河人家”文化風情之窗,集中展示黃土高坡與黃河文化的歷史沿革、民族風情與文化魅力。同時結合現代化展示和弘揚手段,推出黃河驛站、鄉村民宿、休閒農業、生態旅遊、研學旅遊等黃河主題文化産品,打造“黃河人家”文化品牌。

延安市現有革命舊址445處,僅延安市區內就有革命舊址168處,延安市的40家A級景區中,有19家為紅色旅遊景區,延安市根據當地特點,提出打造以延安為中心的紅色文化核心區。建設紅色文化博物館城,統籌推進延安全域旅遊示範市建設資源,加快中國革命文藝家博物院等一批博物館建設,鼓勵按照“革命事跡(人物)+專題革命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旅遊景區”的四位一體標準推進新建博物館,將延安打造成名副其實的紅色文化博物館城。

中國網記者:延安水資源匱乏、開發利用率低一直是制約延安經濟發展的瓶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延安是如何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節水思想的?在對黃河水資源利用方面有哪些積極探索?

張強:近年來,延安市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治水方針,確立了“外引、內連、多蓄”的水資源配置思路和“用好天上水、節約生活水、抓好迴圈水、鼓勵用中水”的節水思路,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障能力顯著提高,全民節水取得了階段成效。

延安市編制出臺了《延安市水資源綜合規劃》《延安市城市節水規劃》等一系列規劃,明確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的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成立了延安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23個部門為成員單位的延安市節水型社會建設領導小組。制定出臺了《延安市水資源管理辦法》《延安市節約用水管理辦法》《延安市供水價格管理辦法》等規範性文件。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守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

完成了王瑤水庫等18處城市集中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和82處鄉鎮飲用水源地劃分方案的編制報批工作。加強入河排污審批和監管,對重點用水戶實行線上監測,開展內源污染整治,建立健全水生態補償機制,開展雨水、污水、礦坑水等非常規水源綜合利用,加強重要生態保護區、水源涵養區、河流源頭區保護,統籌推進水資源保護與節水工作。

延安市還深入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突出抓好生活節水、農業節水、工業節水,全面推行階梯水價和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通過水價調整、水權交易等方式,引導企業節水技術改造與産業轉型升級,萬元國內生産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5年均降低10%,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0%,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7,城市節水器具、城鄉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

中國網記者:結合當地實際工作情況,黃河治理面臨的挑戰和困難,您有哪些建議?

張強:黃河延安段的治理還面臨著水土流失治理水準低,綜合防護功能不強;森林整體品質不高,生態服務功能較低;水資源配置不優,利用效率不高;城鎮防洪標準低,防洪體系不健全等問題。

我認為黃河流域要樹立樹立“一盤棋”思想,從國家層面推動黃河流域與區域“一體化”治理,既打造流域特點,又注重區域特色,確保黃河治理保護的整體性、系統性、協調性。

按照多規合一的要求,建議黃河流域治理保護各專項規劃能夠高度銜接。深化沿黃省(區)的交流合作,在機制體制等方面進行創新和突破,相互融合。(記者 李培剛)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