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 黃河情】讓一河清水四季長流 九三學社為沿黃流域高品質發展匯智建言

發佈時間: 2020-09-14 16:05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和海佳 叢彬 | 責任編輯: 和海佳

中國網北京9月14日訊(記者 和海佳 通訊員 叢彬)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韆鞦大計。當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

黃河平,天下寧。近年來,九三學社中央積極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多次舉行沿黃流域調研活動,並提出相關提案,建議加強黃河流域濕地保護管理,制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規劃,研究出臺黃河保護有關法律,建立文物保護與旅遊産業的互補發展機制,嚴格執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文保方針,助推黃河流域文物保護工作。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中央主席武維華率隊赴陜晉調研,聚焦黃河中游及主要支流區域生態建設與污染治理。

開展黃河生態大調研  助力沿黃流域綠色發展

2018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中央主席武維華率調研組深入晉陜沿黃地區及渭河、汾河流域,就黃河中游及主要支流的生態狀況、污染治理、水土保持等情況進行調研。調研組成員表示,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已迫在眉睫,必須高度重視。九三學社中央根據調研成果,圍繞太行山、呂梁山以及汾河渭河治理建言獻策,推動其上升為國家戰略。

黃河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2018年,九三學社中央第十八次科學座談會在北京召開,專題探討“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來自青海、四川、甘肅、內蒙古等沿黃九省(區)與會社員代表及課題負責人參與討論,為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建言。

2019年4月,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賴明在社中央機關會見國家發改委地區司副司長安利民一行並座談,協商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賴明表示,九三學社中央將圍繞黃河上游水源涵養與全流域水資源優化配置、流域能源清潔化發展等課題繼續開展調研,助力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方針,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促進全流域高品質發展,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各地九三學社組織趕赴各地奔走,為黃河生態保護與高品質發展出謀獻力。

九三學社甘肅省委聚焦全省生態環境建設並多次開展相關調研,持續關注黃河首曲生態系統的保護與重建。九三學社甘肅省委建議,加強黃河首曲的草原沙化治理和草場生態修復,不僅要使用常規的草地種植技術方法,而且需採取水利、科技、生物、土壤等綜合科學方法,把生産、科研與牧業結合起來,對草原沙化問題開展綜合治理。

推進黃河生態保護治理  為區域高品質發展建言

今年兩會期間,九三學社中央提出《關於完善黃河金三角區域文物保護與區域旅遊協調發展機制的提案》,建議設立政策門檻,建立科學的文物保護、開發和利用機制,助力文物保護與旅遊産業的互補發展,嚴格執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文保方針,在把文物資源轉化為文物旅遊生産力的同時,應在經濟利益合理分配機制下,為文物留取保護資金。

與此同時,九三學社中央提出《關於推進黃河流域大保護大治理的提案》,建議編制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規劃,實行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市場機制,建立灘區生態移民和農田休耕補償機制,健全生態環境治理協調機制,推動全流域水資源保護與管理以及生態環境風險防範。

在《關於全面加強黃河流域濕地保護管理的建議》中,九三學社中央提出,將黃河河口淡水濕地的保護和水資源配置,納入流域及黃河河口生態保護工作,全面落實黃河河口綜合規劃,構建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為目標的水量調度和配置體系,實施對河口濕地自然保護區的生態調度補水。

在《經營收益反哺生態公益 推進黃河流域保護治理》中,九三學社中央建議,推行與土地、紅色旅遊等資源的組合開發模式,以經營性收益反哺生態環保公益性投入,健全生態環境治理協調機制,由生態環境部聯合水利部等部門,以及沿黃九省區政府組成黃河流域生態治理跨部門、跨區域協調機制,加強黃河流域相關法規政策、標準規範等制定,推動全流域水資源保護與管理、生態環境風險防範。

九三學社黃河生態保護領域專家學者也積極建言。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河南省委常務副主委、河南省水利廳廳長孫運鋒表示,編制黃河生態帶建設規劃,儘快制定完善黃河相關法規體系,在《黃河水量調度條例》的基礎上,制定《黃河生態保護法》,以強有力的法治體系,保障黃河進一步成為安瀾之河、健康之河、惠民之河、美麗之河。

對於黃河泥沙問題,清華大學水利系教授、九三學社中央資源環境專委會主任周建軍分析,一是通過分類改造逐步增加重點淤地壩泄洪設施、安全監測和維護維修機制,優化目標應該是降低攔水攔沙強度。二是通過植樹造林、農田加固和治溝造地等方式加強固溝保垣和壩地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