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臺優化服務 促行業健康發展——北京市交通運輸業商會發展紀實

發佈時間: 2020-08-27 08:56 | 來源: 中華工商時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江虹霖

一封“雞毛信”,得到北京市委書記蔡奇的批示;兩次建議,分別推動行業管理辦法的出臺。

“商會自2001年成立以來,累計推動解決物流線路遭壟斷貨運車輛通行難、會員企業遭遇高額度長時期惡意拖欠款、會員企業遭遇特殊勢力阻撓施工難、北京建築渣土消納難、土方工程車渣土準運證辦證難等困擾行業生存,影響社會安全穩定的各類糾紛2300余起,其中重大糾紛400余起,涉及案件金額逾20億元。”這些成績,出自北京市交通運輸業商會。日前,商會秘書長王濤接受了中華工商時報記者的專訪,講述了商會的發展之道。

急企業所急 為行業發展建言獻策

王濤快人快語,記者剛落座,他就遞過來一份文件,封面印有三支雞毛——正是他此前寄給北京市委書記蔡奇的“雞毛信”及批示複印件。

“會員企業的問題,反映的是社會問題。很多小問題如不能得到及時、妥善的處理,往往會造成嚴重的後果。”王濤告訴記者,之所以寄“雞毛信”,也是情非得已。

那是2019年5月初的一天,一位會員企業因對行業記憶體在的一些亂象心有不滿,用很激進的語言給王濤發資訊傾訴。王濤坦言:“其實,自2018年8月以來,商會連續接到數十家會員企業和近七百位渣土車司機對該問題的反映,已嚴重影響行業健康發展、生態環境建設和社會安全穩定。商會已經做了大量的深入調研,基本形成了建議。”

但該會員企業的情緒還是引起了王濤的高度重視。因此,商會秘書處加快工作節奏,于2019年5月28日以“雞毛信”的方式向北京市委、市政府發出了“建築垃圾處理亂象深層原因及行業建議”。

讓王濤特別開心的是:2019年6月5日,蔡奇書記對商會呈送的雞毛信作出批示:“家明同志,重視這封火急的雞毛信,儘快採取措施,對建築垃圾亂象堅決整治,涉黑涉惡行為堅決查處。”

接到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指示,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結合北京市交通運輸業商會提出的意見建議,進一步完善嚴厲打擊建築垃圾違規消納的專項工作方案,研究編制建築垃圾處理管理辦法。並於8月7日北京市政府頒發了《北京市建築垃圾處置管理規定》,將於2020年10月1日起實施。

其實,為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北京市交通運輸業商會做的工作遠不止於此。

據介紹,隨著北京城市建設的不斷快速發展,城市建築渣土已無處填埋消納,施工企業為了自身生存,建築垃圾被偷倒亂卸現象井噴般涌現。為給建築渣土尋求出路,經過長達1157天的走訪調研,形成《關於規範解決北京建築渣土消納問題的建議》,于2017年8月23日呈報給市委、市政府。同年9月8日,該建議得到了批示。根據批示要求,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牽頭起草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建築垃圾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並於2018年2月28日正式發佈,推動了北京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

為從源頭解決北京市建築垃圾治理難題,今年2月,商會平臺向市規自委呈報了《懇請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高度關注本市開槽黃土和級配砂石資源屬性問題——商會關於級配砂石和開槽黃土的專項調研》的專題調研報告,建議將北京市土石方施工産生的開槽黃土和級配砂石歸類為礦産資源,從源頭為建築垃圾減量化。4月14日,就獲得了市規自委回函,稱在徵求相關部門意見之後,並根據相關規定,將開槽黃土和級配砂石定性為礦産資源。

此舉,不僅推動了北京建築渣土資源化再利用,也從源頭為北京的建築渣土減量貢獻了力量。

以平臺為抓手 解決企業“卡脖子”難題

“服務能力,就是商會的生命力。”王濤一句話道出了商會生存法則。

在他看來,商會組織想要發揮好作用,就不能搞形式主義,只有腳踏實地的服務,才能增強凝聚力,才能使商會發展壯大。因此,商會開始搭建平臺為做好服務建抓手。

2010年11月,商會法務部牽頭成立了北京市安邦民商事和社會服務調解中心。2013年以來,商會憑藉會員優勢,組建北京交通商會應急救援大隊,配合市政府應急辦、市公安局、市交通委、市消防局、市交管局等部門參與本市應急救援備勤服務。此外,還成立了法人單位北京安邦環境保護促進中心,代徵稅款服務平臺,建築垃圾綜合處置監督與服務平臺,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與物流行業服務平臺,“一帶一路”行業服務平臺等多個服務“抓手”。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6月,商會在有關部門的支援下,成立了“掃黑除惡行業舉報平臺”,該平臺主要接受北京市土石方行業存在賣渣土消納協議收錢不收渣土、有關社會力量勾結執法力量在土方行業變相“切活”、壟斷土方市場、偷倒亂卸建築垃圾污染環境等黑惡行為。平臺成立之後,多次向市委、市政府反映的行業亂象都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領導的批示和肯定。

王濤説:“因從業人員法律意識普遍比較薄弱,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不知道怎麼辦,當找到商會時已經成了急茬。這些年為會員企業解決了很多‘卡脖子’的難題,每次為他們辦事,都有‘出征’的感覺。”

義利兼顧勇擔責 安時“運輸隊”難時“救援隊”

如果説商會工作是一個值得深究的課題,王濤則帶領著秘書處將其視為事業在做。

據了解,交通運輸業商會帶領會員企業家在做大、做強企業的同時,引領更多的會員企業關注了義利兼顧、以義為先的光彩事業。正如王濤所言:“商會的會員企業家們,平日裏都是城市建設的運輸隊,個個都是粗莽大漢。當面對地震、洪災等災難,鐵漢也柔情,他們就是災情現場的救援隊。”

近年來,商會先後組織會員企業參與汶川抗震救災、服務奧運盛會、捐贈援疆拖拉機、慰問9·3受閱部隊、向抗日英烈趙崇德家鄉學校捐贈教學電腦等公益活動,折合人民幣達2200余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後,商會第一時間組織40名搶險隊員、22台重型搶險機械,拉著20噸柴油奔赴災區,配合解放軍某部隊奮戰32天。為了維護邊疆地區的和諧穩定,商會不遠萬里,2次到達塔克拉瑪幹沙漠南沿的新疆和田生産建設兵團農14師皮山農場,經過實地走訪,王濤組織商會平臺自籌經費向皮山農場捐贈了20台東方紅拖拉機。

“哪有困難,哪就可以有交通運輸人。”王濤説,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商會積極響應豐台區政府抗疫緊急通知,王濤親自帶隊組織運輸力量,連夜出發往返700余公里路程,將2400套急需的醫用防護服送至石家莊。此外,商會在組織會員企業加強自身防疫的同時,募集善款20萬元,于2020年2月5日通過北京市紅十字會定向捐贈給一線的白衣戰士,助力國家抗擊疫情。

這一切,商會會議室墻上大大小小的獎牌和錦旗是最好的印證。

2008年10月,北京市工商聯、北京市私營個體經濟協會、北京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聯誼會授予商會“參與奧運服務奧運做出突出貢獻先進集體”光榮稱號。同年12月,全國工商聯等部門授予商會“抗震救災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11年11月,商會的《交通運輸與物流行業的矛盾糾紛調解與社會公益事業實踐》榮獲中共中央統戰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授予的“‘十一五’期間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貢獻社會服務優秀成果”榮譽稱號。身為商會秘書長,王濤也多次獲得殊榮。

“作為橋梁紐帶,交通運輸業商會不僅是企業利益的代表者,還是企業與政府的聯繫者。”王濤告訴記者,近年來,交通運輸業商會認真學習貫徹黨中央和政府的相關文件精神,緊緊圍繞工商聯的戰略部署,在首都社會經濟高品質發展進程中,引領會員企業積極配合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的落實推進。認真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和社會組織管理體制創新的機遇,大膽探索,勇於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