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六個機制”實現“六個強化”

發佈時間: 2020-08-24 09:41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楊軍 | 責任編輯: 李晶

中央政協工作會議和山東省委政協工作會議召開後,中共青島市委及時召開市委政協工作會議,出臺《關於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實施意見》,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辦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專題報告會,以“六個強化”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在青島落地生根。青島市政協在全國政協、山東省政協有力指導和青島市委堅強領導下,把“六個強化”落實到“六個機制”上,努力開創地方政協工作新局面。

落實頂格推進機制,強化黨對人民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政協是政治組織,必須把堅持黨的領導作為根本政治原則。市委堅持以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統領政協各項工作,市委主要領導同志頂格傾聽、頂格部署、頂格推進,交任務、壓擔子、提要求,將全市改革開放的重點工作交由政協服務保障,把地方政協工作進一步納入地方黨委中心大局。去年以來,市委書記王清憲先後作出56次批示,對政協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和有力指導,要求政協在服務市委中心工作中衝到一線。在今年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王清憲書記專程到市政協聽取意見建議,共商戰疫情、促發展大計;現場聽取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大會發言,與委員們懇談互動,交辦“委員作業”。市委副書記、市長孟凡利多次研究政協提案建議辦理工作,責成有關部門及時反饋採納落實情況,形成工作合力。

落實專委會工作小分隊機制,強化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專門協商機構是新時代賦予人民政協職能的新定位,只有在“專”上下足功夫,才能“專”出特色、“專”出品質、“專”出水準。市政協黨組提出“專注發展、專心為民、專力履職”工作理念,推動政協工作主動走入中心、直接服務中心。去年以來,根據市委部署,結合政協職能,建立以專委會為依託,由分管領導、相關專業委員、機關幹部組成的34支工作小分隊,深入一線協商議政、調研督促,形成各類報告90余份,全力助推市委發起的“搞活一座城”15個攻勢。

落實線上線下發力機制,強化思想引領、凝聚共識。在數字化、資訊化、網路化加速發展的背景下,充分運用網路資訊技術傳播共識、凝聚人心是對政協工作的時代要求。市政協超前謀劃,精心打造“智慧政協1+10”平臺系統,構建起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雙線、雙向發力機制,積極開展網路議政、遠端協商,形成委員、專家、機構、媒體、民間“五智匯”服務決策、助推落實的新格局,團結引領社會各界百川赴海、聚力同行。疫情發生後,第一時間啟動協商和提案應急機制,開設網路議政專欄,匯集各方面意見建議1500余條,在大戰大考中有效匯聚了政協智慧和力量。

落實深化改革、流程再造機制,強化制度建設。制度建設是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政協工作的重要保障。市政協對標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研究出臺政協工作流程再造方案,建立提案工作“四清單”、督查考核落實推進等10項機制,全鏈條、全方位、全過程推動機制創新,加快構建權責清晰、程式規範、關係順暢、運作有效的制度體系。堅持和完善專門協商機構制度,將政協民主監督深度融入全市協同監督,改進政協系統聯繫指導工作方式,著力增強政協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為人民政協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作出青島的實踐探索。

落實“三雙”活動機制,強化委員責任擔當。政協委員是界別群眾的代表、政協履職的主體,擔當盡責義不容辭。市政協建立起“雙崗雙責雙作為”活動機制,完善委員履職工作規則,引導廣大委員在本職崗位上盡職盡責、建功立業,在委員崗位上履職盡責、議政建言,積極投身“四個第一線”,為服務青島高品質發展和政協事業創新發展,實現雙作為、作出雙貢獻。在全市政協委員中發起“愛青島·讓青島更美好”主題履職行動,增強“青島發展、委員有責”的使命感,營造了“戰疫情保平安、促發展做貢獻”的履職環境。

落實“兩個全覆蓋”機制,強化黨的建設。強化政協黨的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必須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市政協嚴格履行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努力探索新時代政協黨建工作的特點規律,完善黨建“直通車”機制和“智慧黨建”模式,規範政協黨組、機關黨組、基層黨組織建設,在市政協重要會議、重要活動中先後設立40個臨時黨組織,212名黨員委員全員參加雙重組織生活,黨員委員聯繫黨外委員317人次,形成上下貫通的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實現黨的組織對黨員委員全覆蓋、黨的工作對政協委員全覆蓋。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青島市政協主席)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