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與納雍的“7+1+1+N”機制

發佈時間: 2020-08-05 09:04 | 來源: 團結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張正朋

  “7+1+1+N”是在民革中央定點幫扶納雍30年曆史上,有著特別含義的一個公式;也是在民革對口幫扶納雍工作新階段,一項標誌性的創新機制。

  緣起

  1991年,民革中央選擇貴州畢節最貧困的納雍縣作為定點扶貧聯繫縣,發出了“納雍不脫貧,民革不脫鉤;納雍脫了貧,民革也不斷線”的鏗鏘誓言。

  2017年7月18日,民革中央主席萬鄂湘一行在貴州納雍一中參加“博愛牽手 情暖童心”中山博愛夏令營開營儀式。

  2018年7月20日,民革中央主席萬鄂湘一行考察納雍縣槍桿岩村鄉村旅遊建設項目。

  時間來到2018年7月20日。民革中央主席萬鄂湘在參加統一戰線參與畢節試驗區建設座談會併發言後,立即貫徹會議精神,率隊赴對口幫扶的納雍開展調研。

  “開啟民革對口幫扶納雍工作新階段!”調研期間,萬鄂湘作出承諾,民革全黨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畢節試驗區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盡銳出戰,務求精準,助力納雍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充分展示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獨特魅力和巨大優勢。

  “為落實萬鄂湘主席等民革中央領導要求,民革中央在認真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定點扶貧工作機制,以機制創新充分發揮系統資源優勢,形成幫扶合力。”民革中央社會服務部部長邊旭光告訴記者。

  2018年11月26日,民革中央定點扶貧工作推進會首次在納雍縣召開。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鄭建邦在會上強調了三個“新”:把握新形勢,明確新任務,落實新要求,紮實推進定點扶貧工作,協助納雍縣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2018年11月26日至27日,民革中央定點扶貧工作推進會在貴州納雍召開。

  正是在這次會議上,印發了《民革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定點扶貧工作的意見》《部分民革省級組織對口納雍縣貧困鄉開展結對幫扶工作方案(2018-2020年)》和《定點扶貧納雍縣結對幫扶工作聯席議會制度》。這標誌著民革中央“全黨參與、重點結對貧困鄉”的幫扶聯繫機制正式建立。

  會上,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廣東等7個民革省級組織簽下責任書,立下軍令狀,分別結對幫扶納雍縣羊場鄉、昆寨鄉、鍋圈岩鄉、豬場鄉、董地鄉、左鳩戛鄉、新房鄉等7個極貧鄉。民革貴州省委會結對幫扶玉龍壩鎮,民革中央企業家聯誼會對口納雍縣推進産業扶貧,另有N個其他民革省級組織參與幫扶。這項全新的幫扶聯繫機制,又被形象地概括為“7+1+1+N”機制。

  發力

  “一書在手,責任在肩。”自民革中央“全黨參與、重點結對貧困鄉”機制建立以來,“7+1+1+N”機制創新的效果也迅速顯現。

  成立“納雍縣羊場鄉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北京全市總動員工作機制、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共同制定幫扶工作實施方案……一項項機制、一個個舉措迅速出臺,無不透露著民革北京市委會對口幫扶羊場鄉的重視和決心。

  民革天津市委會為昆寨鄉“量身定做”了幫扶方案,確立“扶智扶志、扶教、扶醫、扶産、扶村”五大幫扶工程,圍繞打造示範村建設,致富帶頭人、教師、醫師培訓,醫療義診,農産品産銷對接,貧困學生資助等領域精準發力。

  定點扶貧項目16個,投入幫扶資金、捐贈物資513萬元;“博愛圖書,十年百館”項目覆蓋全鄉中小學校;南瓜種植等全産業鏈項目紮實推進;以勵志講座實現“志智雙扶”……這是短短一年多時間,民革上海市委會對口幫扶鍋圈岩鄉交出的沉甸甸的“成績單”。

  在對口幫扶豬場鄉的600多個日夜,江蘇省民革組織秉承“真心、真情、真愛、真給”,將對口扶貧當作“一把手”工程,實行省對鄉、市對村兩級工作責任制。2019年形成7大類35個幫扶項目,2020年形成了8大類33個項目。

  自立下軍令狀,民革浙江省委會負責同志數次跨越1800公里,深入對口幫扶的董地鄉調研。回來後,省委會發動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為精準扶貧定制“連環招”,首批完成“八個一行動計劃”以及後續的“十二個幫扶項目”。

  2019年5月29日,民革山東省委會第十三屆八次常委(擴大)會議在納雍縣召開,主題聚焦對口幫扶左鳩戛,這在山東民革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各市委會對口幫包左鳩戛鄉貧困村組方案》。民革山東省委會還全省動員,籌集扶貧資金超過150萬元。

  截至2020年6月底,民革廣東省委會共組織赴新房鄉扶貧考察調研和幫扶活動22批次,直接投入幫扶資金265萬元;開展各類培訓12次,義診活動4次;2019年幫扶新房鄉22個項目全部完成,2020年15個計劃項目基本完成……

  作為貴州本地民革組織,對口玉龍壩鎮的民革貴州省委會開啟“組團”幫扶模式,幫助進行産業規劃,協助引進中藥材種植、冷水魚養殖等項目,建起了“幫婦助殘”精準脫貧項目示範點、農民工返鄉創業園、“愛心·勵志”小屋、中山博愛衛生室、文體廣場、幼兒園等。

  民革中央企業家聯誼會則抓住産業扶貧“牛鼻子”,深入分析納雍資源特點,注重扶持切合地方實際、市場前景好、輻射帶動強的産業項目,投建同心博愛納雍高山茶等項目,同時做好産銷對接,搭建“黔貨出山”電商平臺,暢通銷售渠道。

  此外,內蒙古、河北、吉林、遼寧、河南、福建等民革組織也組織專家力量赴納雍縣開展調研以及農業、教育、助學、産銷對接等幫扶活動,既為納雍縣脫貧攻堅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也為民革定點幫扶工作開拓了思路,積累了經驗。

  啟示

  據不完全統計,中共十八大以來,民革中央共組織有關領導、專家和企業家數千人次赴納雍開展扶貧考察調研,直接投入幫扶資金5409余萬元,引進幫扶資金16617余萬元。啟動“7+1+1+N”機制後,2019年實施幫扶項目104個,直接投入幫扶資金2142.2萬元,引進幫扶資金8958.9萬元。2020年擬實施幫扶項目123個。

  沉甸甸的幫扶成果,是對“7+1+1+N”機製成效的有力證明,也是對民革中央扶貧機制創新成果的最佳檢驗。

  為確保“7+1+1+N”機制順利推進,民革中央每年召開兩次結對幫扶工作聯席會議,並定期刊發《民革中央定點扶貧結對幫扶工作情況簡報》,與納雍縣黨委和政府共同研究脫貧攻堅問題、總結交流工作經驗、統籌協調幫扶資源、督促推進脫貧工作。

  在這一過程中,相關民革省級組織領導高度重視,高位推動,親自帶隊,深入對口幫扶鄉鎮開展調研,找癥結,開方子,組織民革專家、學者、企業家等1000余人,赴納雍開展調研125次,真正體現了“把納雍人民當成民革的親人,把納雍的事情當成民革的家事”。

  “人不走不親。”在各省市民革組織高密度的調研下,納雍縣委、縣政府搶抓幫扶機遇,率黨政代表團分別到民革北京市委會、民革上海市委會、民革廣東省委會、民革浙江省委會等省級民革組織對接彙報工作,把親情越牽越近,越係越牢。

  在“7+1+1+N”機制中,民革相關參與方無一例外都秉持“納雍所需,黨派所能”的原則,注重和聯繫幫扶鄉鎮共謀幫扶思路,共繪幫扶藍圖,通過開展調查研究,明晰幫扶方向,建立工作機制,制定工作計劃。

  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後,納雍縣的疫情防控牽動著民革黨員的心。各地民革組織解囊相助,千方百計籌集和調運物資,先後為納雍縣捐贈N95口罩3.32萬個、醫用一次性口罩1萬個、醫用手套2萬隻、5噸過氧化氫、300桶消毒液以及部分醫用防護服,解決了防疫物資緊缺的燃眉之急。

  在扶貧機制創新的驅動下,實踐中的創新更是層出不窮。例如,有關省市民革組織進一步探索“一市一村”結對幫扶,江蘇民革開展了駐村法律扶貧,上海民革舉辦勵志教育培訓,天津和廣東民革引導村民養成健康文明生活習慣……

  據悉,在中央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對2019年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工作成效評價中,民革中央獲得了“好”等次。這是對民革中央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對繼續做好定點扶貧工作的巨大鼓勵。

  6月4日,2020年民革中央定點扶貧工作現場督辦會現場。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納雍縣即將迎來脫貧摘帽的歷史時刻,在接續助力納雍實現鄉村振興的新的征程中,民革全黨將繼續努力,不斷創新,以實際行動展示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獨特魅力和巨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