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政協“傳承延安魯藝精神 推進遼寧文藝事業發展”月度協商座談會側記

發佈時間: 2020-07-29 10:04 | 來源: 遼寧日報 | 作者: 趙 靜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遼寧應主動扛起傳承魯藝精神的大旗。”“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辦人民滿意的文藝事業。”“要深入遼寧獨有的紅色統戰文化資源,講好中國故事。”7月27日,在省政協月度協商座談會上,省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圍繞“傳承延安魯藝精神,推進遼寧文藝事業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東北振興,文化先行。”魯迅美術學院黨委書記王慎十認為,要把握好魯藝精神的時代內涵,即“愛國為民、團結奮進、艱苦奮鬥、開拓創新”。文藝院校要自覺承擔起服務社會、人民與時代的歷史重任,發揮自身優勢,服務遼寧振興。

瀋陽音樂學院黨委書記董親學認為,新時代傳承魯藝精神,要善於運用新技術,以5G技術為文化事業發展賦能,讓新時代的文藝作品插上科技的翅膀,以此推動遼寧文藝事業繁榮發展,再攀新高峰。

“繼承和弘揚魯藝精神是遼寧文化事業發展的方向和靈魂。”省文化演藝集團黨委書記韓偉表示,藝術院團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推陳出新。應進一步完善管理體制,推進院團改革向縱深發展。同時要加大藝術創作力度,實施精品創作高峰計劃,不斷推出精品力作。

“文藝工作者要自覺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行者。”省政協常委蓋成立建議,建立健全魯藝精神教育培訓機制,同時把魯藝精神的傳承弘揚與魯藝文化遺産的保護開發結合起來,積極開展魯藝文化遺産蒐集工作,做到讓歷史説話,讓文物説話。

“觀眾是檢驗作品的試金石。”省政協委員、省作協主席滕貞甫認為,傳承弘揚魯藝精神,要把培根鑄魂與群眾喜聞樂見有機結合起來。他建議加大扶持文學原創力度,建立轉化機制,促進原創作品向影視、網劇、舞臺劇等轉化,出臺激勵政策,留住文藝人才。

省政協委員、《芒種》雜誌社社長張啟智認為,應深度挖掘遼寧紅色統戰文化資源,圍繞民主人士北上的光榮事跡開展文藝創作,同時面向全國設立“魯藝文學獎”,廣泛吸收社會資源參與。

“魯藝精神是文藝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是文藝要紮根生活、紮根人民的精神,是吸收世界上古今中外一切優秀文化藝術成果為我所用、創新發展的精神。”省政協委員、遼寧芭蕾舞團團長曲滋嬌建議,守中華文化之正,創藝術形式之新,在世界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

省政協常委張玉珠認為,文藝要始終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辦人民群眾滿意的藝術事業。他建議,遼寧要自覺扛起傳承魯藝精神大旗,以現實主義題材創作文藝精品,努力打造遼寧文藝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