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盾牌”熱血鑄就 北京納通集團抗擊疫情紀實

發佈時間: 2020-07-23 16:52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段啟明 | 責任編輯: 江虹霖

國企與民企合力抗疫的典範

從2月初的緊急轉産、口罩原材料卡喉,到強援加入、國企民企通力合作,再到如今的産能不斷擴大、各方攜手共進,這家企業走過了一條不同尋常的道路。

對納通集團這樣一家臨時“跨界”的民營企業來説,為了滿足抗疫的需要,持續擴大産能已經讓他們感到吃力,尤其是熔噴布,已經成為納通口罩生産線的一大瓶頸。“熔噴布是生産口罩的重要原料,俗稱口罩的 “心臟”。“即便政府部門不斷協調,每天的庫存也就夠一兩天的。”該企業的一位負責人告訴筆者,納通的口罩剛一投産就曾差點因為買不到熔噴布而停産。

相關數據顯示,隨著疫情暴發,口罩日産量逐漸增長,作為重要原材料的熔噴布價格也一路飛升至疫情前的近20倍。據了解,當時市場上熔噴布售價已經達到30萬元一噸。而在疫情前,熔噴布的市場價格平均每噸只有1.8萬元。

當時,國內市場上的熔噴布供應非常緊張,為了保證納通口罩生産線的産能,北京市政府和發改委為納通提供了幫助,協調聯絡中石化與納通合作,提供設備和原料,聯手支援北京防疫戰役。

中國石化董事長張玉卓表示,作為我國最大的醫用化工原料生産商,當前國家遇到困難,我們要積極履行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哪個環節薄弱我們就加強哪個環節,哪種資源不足我們就生産哪種資源,儘快助力國家緩解口罩等醫衛用品緊缺的局面。

中國石化舉全集團之力,加大同納通合作力度,持續優化增産擴産方案。中國石化在前期提供11台口罩機的基礎上,又追加4台口罩機。

納通集團防疫物資事業部副總經理李仁耀説:“特殊時期,每一台口罩機抵達北京的背後都有著鮮為人知的故事。”據他介紹,其中一台機器受客觀原因影響,無法整裝運輸,以散裝加零件方式空運過來。

在熔噴布生産方面,有了中國石化支援的熔噴布,納通底氣十足。在納通口罩工廠,筆者看到一卷卷的熔噴布整齊碼放在倉庫,為口罩生産提供了原料保障。“目前我們的庫存熔噴布完全可以滿足生産計劃。”曾敬松説。

據悉,在口罩機數量持續增加的情況下,納通為進一步擴大生産規模,在北京延慶地區新建一處1000平方米生産車間。但由於春節假期和疫情因素,招工成了大難題。關鍵時刻,中石化員工再一次站了出來。

物資裝備部負責口罩機採購的10名員工駐守現場,確保口罩機運輸、交貨、組裝等工作;維保方面,燕山石化運保中心6名技術骨幹抽調現場,負責設備調試與維護;生産方面,北京石油西北分公司發動黨員幹部和志願者,每天有30人次到車間協助生産。當時,延慶工廠30%的人員來自中國石化。

在納通口罩生産的車間裏,穿著藍色防護服的工作人員緊張忙碌,緊盯生産每一個環節,確保生産有序進行、口罩合格産出。“24小時的堅守,沒有人抱怨。戴著口罩,雖然看不到他們的臉,但他們眼神中透出的堅定,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石化人的擔當。”王文義説。

“無論是納通還是中國石化,在口罩生産領域都是新手。中國石化的産業優勢、資源優勢、技術優勢和採購優勢,加上納通公司的醫療物資生産優勢,發生了‘化學反應’,催化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為首都的疫情防控、復工復産做出了積極貢獻。”北京市經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口罩全部由北京市委託企業按照統一的價格收購並調配,優先用於醫護人員、復工復産企業。

有人評價,中石化和納通的合作是國企和民企聯合抗疫的典範。

<  1  2  3  4  5  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