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以環:建立獨立的公共衛生管控體系

發佈時間: 2020-06-30 10:06:21 | 來源: 南方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盧佳靜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經濟社會秩序也逐漸恢復正常。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圳發現了全省首例輸入性患者,率先拉響了警報,這是如何做到的?全國疫情暴露出的疾控領域短板,該怎樣補上?特區40年,如何再出發?全國兩會臨近,南方日報記者就此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副市長吳以環。

建議理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體系建設思路

記者:您是深圳市分管衛生健康和醫療保障工作的副市長,請介紹一下深圳這次戰“疫”主要的難點是什麼?如何克服?

吳以環:人口流動是一大難點。深圳實際管理人口約2200萬,在3月初回流了1300萬人左右,輸入型風險非常大。要做到“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挑戰巨大,很不容易。

之所以能取得相對理想的效果,我想首先在於區域聯防聯控做得到位。我們下沉了約4萬名黨員幹部到基層,守好了各大關口,同時在社區小區100%實行圍合封閉式管理,由社區工作者、醫務人員和民警等組成的三人小組發揮了很大作用。

記者:本次疫情發生也反映出了疾控系統存在短板,您對此有什麼建議?

吳以環:的確存在預警預報系統不夠敏感、分析研判和輿情處置能力不足,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及時性、準確性有待提高等問題,需要加以改進。我們也是一邊做好防疫,一邊及時總結。這次我也提交了提案《關於賦能疾控體系提升疾控中心戰鬥力的建議》,建議建立獨立運作的國家級公共衛生管控常設機構和科研基礎平臺,理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體系建設思路;建立獨立運轉的“國家—省級—地方”三級公共衛生管控體系,並利用樹型網狀結構進行資源整合,實現國家與各級地方機構之間資源和資訊的互聯互助;加強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健全國家網路直報系統等。

深圳有責任有信心帶動都市圈發展

記者: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年,您也是參與者和見證者。

吳以環:我是1991年南下來到深圳的,最開始在龍崗區橫崗鎮投資股份公司工作,本來是想學習相關的經濟工作,然後回高校繼續教書的,沒想到就留下來了。2010年特區成立30年時,我們以為深圳差不多定型了,現在10年過去,回頭一看又是翻天覆地。這10年來,深圳的經濟、科技,城市治理、文化建設和生態環境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進展。

記者:深圳怎樣回答好“雙區”建設以及深圳都市圈發展等課題?

吳以環:按照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要求,深圳正努力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與香港、廣州、澳門等地聯動,發揮在大灣區建設中的科技創新支撐和引領作用。這也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深圳做好都市圈建設,既是責任,也是自身發展需要。我們有信心。首先,作為經濟特區和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要總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帶動輻射周邊城市、地區共同高品質發展。其次,從經濟發展規律來看,深圳面積只有1997平方公里,也需要拓展發展空間,都市圈建設有利於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屬於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