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末,25家公司總資産6564.38億元,凈資産1912.65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561.24億元,平均每家62.45億元,為全國地方國企平均水準的41.99%;扣除非經常性因素影響,平均凈資産收益率3.41%,約為全國平均水準的68.34%……
6月18日,在陜西省政協月度協商座談會上,開場的一組數據勾勒出陜西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發展“骨架”。隨後的150多分鐘,政協委員、企業代表與有關部門負責人剖析數據背後的發展現狀、困境和趨勢,共同為陜西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高品質發展協商交流、獻計出招,正如會議主持人、陜西省政協副主席陳強提示的要“緊扣主題説明問題”,這場會議節奏感很強。
“上市公司不僅能為所在區域帶來資本和産業優勢,也是支撐區域經濟的重要力量。”陜西省政協委員、北京德恒(西鹹新區)律師事務所行政主任張陽秋調研發現,陜西資本市場數量與市值規模遠落後於全國平均水準,其中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一直存在數量少、市值低等問題。她建議,應把握資本市場變革和國有企業改革雙重歷史機遇,聚焦主業、做強主業,用好市值管理工具,使陜西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真正成為帶動區域實體經濟的“基本盤”,釋放經濟發展動能的“轉換器”,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履行社會責任的“先鋒隊”,讓投資者分享經濟增長紅利的“新渠道”。
陜西省政協委員、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巡視員張為和從深化薪酬分配製度改革出發,結合所在央企的典型做法,分享了“寬頻薪酬”試點經驗。“一般企業技術人才的工資相對管理人員較低,而企業管理層級和崗位是有限的,導致員工晉陞通道越向上越窄,特別是限制了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的發展。”他説,“寬頻薪酬”制度通過細分每個職級對應的檔級並拉大薪酬浮動範圍,使得員工即便職務沒有晉陞,只要在原崗位不斷提升技能、改善績效,也能獲得較高的薪酬。“這樣能夠形成管理、技術、技能等多條職業發展通道,營造安心本職工作、潛心鑽研業務的良好環境。”
國企改革換擋提速,混改是重頭戲。“中國聯通通過混改引入騰訊、百度、阿里巴巴、京東等一批戰略投資者,推動企業治理機制現代化和經營機制市場化,被視為央企混改的典範,還有雲南白藥、寶鈦股份……”發言中,陜西省政協委員,陜西金融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冷勁松以生動實例説明推進混改、以混促改的重要性。他建議,對已經實施混改的上市公司,要加快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完善法人治理和授權經營機制,更多通過公司董事會行使股東權利義務,推動授權經營,有效發揮市場化機制的靈活性。
“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首先要引導股東結構多元化。”陜西省政協委員,陜西省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薛季民認為,國企改革要避免“形似而神不似”,在引進實力雄厚的戰略投資者的同時,還要引進其資源、技術、機制和管理方式,扭轉“一股獨大”現象,尊重各股東的發言權。
“要充實地方法人銀行資本,增強信貸投放能力”“要抓好尾部公司,對症下藥,集中監管資源關注高風險公司,提高品質下限”“要對全省重點上市後備企業分類施策、逐企指導、力促上市”……中肯建議,幹貨滿滿,讓與會的相關部門負責人不由感慨,這場月度協商座談會“切口小”“把脈準”“很專業”“有品質”。
陜西省國資委副主任韓紹安表示,陜西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高品質發展將圍繞“理順體制、完善制度、優化機制”三個著力點,進一步推進政企分開,明確權責邊界,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釋放企業活力。
“股份制特別是上市公司是目前最有效的現代企業制度和生産要素組織方式。”陜西省政協常委,陜西證監局黨委書記、局長王宏斌建議,要創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更加重視並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完善協調機制,降低企業改制上市和並購重組成本,把推動科創板和創業板企業上市作為重中之重,加速陜西科技資源産業轉化,實現追趕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