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工商聯建言充分激發民營企業主體活力

發佈時間: 2020-06-12 11:28:29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鮑蔓華 | 責任編輯: 江虹霖

“莫道春寒尚料峭,危中有機天地寬。更好地激發民營企業主體活力,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助力我省‘重要窗口’建設。”6月9日,浙江省政協十二屆十四次常委會會議上,陳浩常委的發言讓參會人員深深感受到浙江的民營企業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的責任擔當。

浙江是民營經濟大省,再創民營經濟發展新優勢是該省的“發力點”。為助力民營企業爬坡過坎、渡過難關,陳浩呼籲引導企業危中搶機,增強發展新動能;發揮浙商主體作用,開拓國際國內市場;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打造企業發展核心動力;加快産業鏈培育,強化企業梯隊培養等來破解當前民營企業家所面臨訂單、融資、成本、轉型的困局。

在陳浩看來,引導企業危中尋機、危中搶機、化危為機很重要,浙江的企業應搶抓“新政策”機遇。抓住當前大批高含金量惠企政策出臺的契機,變政策紅利為發展活力,析透新形勢、謀定新戰略、實施新舉措、實現新飛躍。搶抓“新投資”機遇。充分利用浙江數字經濟高地優勢,在5G技術、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增強數字化賦能。搶抓“新發展”機遇。把握危機中蘊含的全球産業鏈重構新機遇,佔領産業鏈的關鍵環節;把握危機中蘊含的海外優質資産並購新機遇,提升浙江省産業層次;把握危機中蘊含的産品需求變化新機遇,挖掘智慧裝備、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領域發展新機會。

“要發揮浙商主體作用,開拓國際國內市場。”陳浩説,立足國內大迴圈,支援企業深挖國內市場,推動浙商賣浙貨。浙江有675萬省外浙商的規模優勢、市場優勢和組織優勢,可以制定激勵性政策,鼓勵浙商賣浙貨;依託省內電子商務平臺優勢,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宅”消費、“無人經濟”、“智慧診療”、“無接觸配送”等新消費業態的培育和升級,快速打開內銷市場。打通國際國內雙迴圈,支援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發揮浙商力量,加快跨境貿易數字化發展,深化世界電子貿易平臺(eWTP)試驗區建設,組織企業抱團參加線上展銷會,提高國際市場佔有率。以“一帶一路”沿線為重點,加快建設境外産業園區,組織企業“抱團出海”,在紡織、傢具、輕工等傳統優勢領域開展國際産能合作,有效規避貿易摩擦等風險。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打造企業發展核心動力是解困關鍵,要引導企業加快創新賦能,深化産學研合作,努力發揮行業協會橋梁作用,依託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提升全行業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還應加快産業鏈培育,強化企業梯隊培養。重點聚焦500強民營企業、跨國集團公司和龍頭企業,帶動産業鏈上的中小微企業快速成長。

在全力激發企業主體活力、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的同時,陳浩還建議,各級黨委、政府應以超常規力度做好三個“進一步”工作,進一步放大惠企政策正向疊加效應。在切實抓好政策落地的基礎上,研究出臺一批“救急”政策,精準靶向施策,力爭讓解渴政策跑在困難企業前頭,進一步緩解融資難題;進一步優化人才環境,抓住疫情後海外高層次人才回歸窗口期,加快實施新一輪全球引才計劃,為引入、留住高層次人才營造更優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