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鄂全國政協委員聯名呼籲支援中部建設科創中心讓武漢成為創新高地

發佈時間: 2020-05-29 14:00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毛麗萍 | 責任編輯: 張正朋

  5月20日,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年度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光谷經濟總量達1876.77億元,首次躍居武漢各區之首,這標誌著工業重鎮武漢,高科技成為發展的第一動力。正是基於這種強勁的發展態勢和武漢所具備的科教優勢,今年兩會期間,住鄂全國政協委員楊松、郭躍進、舒紅兵、王焰新、袁志明、何建華、張文彤等多人提交了一份重點聯名提案——《關於支援武漢建設國家(中部)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議》。

  “武漢建設武漢國家(中部)科技創新中心具有諸多有利條件。”楊松説:“武漢東湖高新區創建成立,從光纖起步,光谷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光通信研發生産基地、全球最大的高端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産業聚集地。‘芯屏端網’萬億光電子産業集群、萬億生命健康産業集群崛起,積體電路、新型螢幕件、下一代資訊網路和生物醫藥等四大産業,入列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2019年,武漢東湖高新區綜合排名第四,僅次於北京中關村、深圳和上海張江。”

  “武漢科教優勢明顯,擁有包括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科院武漢分院等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84所,兩院院士71人,建有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武漢P4實驗室)、國家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國家精密重力測量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這是得天獨厚的優勢。”袁志明表示。

  郭躍進表示,湖北、武漢正在挖掘整合現有科技創新資源和潛力,儘快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和水準。

  何建華認為,推動武漢建設國家(中部)科技創新中心,是當前形勢下的有力舉措之一,此舉也是支援武漢提升創新支撐能力,為湖北疫後重新提振發展和社會信心,期望得到國家的重視和支援。

  委員們呼籲,將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列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建設佈局。支援湖北武漢新建一批多學科交叉實驗室,在現有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發展基礎上,籌建電磁科學國家實驗室、長江生態國家實驗室,建設空天、智慧製造、生物等湖北實驗室。

  同時,加強現有的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等5個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和武漢光電工業技術研究院等12家工業技術研究院的建設。籌劃在一些行業龍頭企業、科研院所新建雙創示範基地和工業技術研究院。

  “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資源保障。”王焰新認為,人才是湖北發展最重要的資源。他説,湖北高校數量多,辦學水準高,“雙一流”建設高校就有7所。建議加強平臺建設,支援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國字號重點高校在湖北轉化科技成果,打造校區、産業園區、社區聯動發展的創新創業新模式,努力將更多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力,努力將科教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為湖北和武漢的經濟發展、科技創新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