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政協主席崔玉英:以新基建為突破口 加快數字經濟發展市場 | 建言中國016

發佈時間: 2020-05-24 10:27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編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極大促進了‘網際網路+”背景下的生産、生活和經濟社會治理方式的深度變化,推動了一二三産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催生一批新業態和新模式。”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政協主席、黨組書記崔玉英提交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關於加強加快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和運用的提案》認為,借助大數據,讓社會治理更精細、更高效,以基礎設施數字化促進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提案建議,推進新基建與傳統基建融合,在要素的連結流通上促進物理空間與虛擬空間的雙向連結流通;加強數據資源整合和安全保護,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打造數字化産業的數據核心;形成由大數據驅動、公共積極參與、自底至上、多部門多層級聯動、透明敏捷的社會治理體系機制。

《建言中國》欄目是中國網政協頻道、中國網議庫平臺原創欄目,轉載請註明出處。

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政協主席、黨組書記崔玉英

提案原文:

新冠肺炎疫情下以新基建為突破口

加快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和運用的建議

數字經濟已經日益深度影響産業鏈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在一定意義上決定了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發展的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早在200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就率先提出建設“數字福建”的戰略構想,成為“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要推進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做大做強數字經濟,為我國數字經濟建設發展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由於採取嚴格防控措施以避免人口大規模流動和聚集,較大程度抑制了對社會産品和服務的需求,使全社會生産供給和消費能力驟降。但同時也極大促進了“網際網路+”背景下的生産、生活和經濟社會治理方式的深度變化,推動了一二三産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催生一批新業態和新模式。當前,隨著疫情防控工作轉為常態化,生産生活逐步回歸正軌,我們應當對數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做出深度分析和思考。

為此建議:

(一)以新基建與傳統基建融合為突破口,加大重點項目投資。新基建更多為輕資産、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發展模式,可以跨區域跨時段高效配置,應對突發事件的彈性和韌性更強。因此,建議推進新基建與傳統基建融合,在要素的連結流通上促進物理空間與虛擬空間的雙向連結流通。一是對傳統的“鐵公基”,如道路、橋梁、水利、能源等設施進行數字化升級,以基礎設施數字化促進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並著力推廣轉型成功的新業態、新模式;二是構建物理空間的資訊化模型,基於新基建的技術對傳統基建構建數字孿生,利用“大場景的GIS數據+小場景的BIM數據+物聯網”的有機結合將傳統基建進行資訊數字化;三是引導企業從産業鏈、價值鏈入手,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手段,基於新基建在網路空間裏進行經營管理、價值創造。

(二)以培育要素市場為重點,推動釋放數據價值。數據在數字經濟時代成為新的生産要素,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將帶來這一生産要素的大幅增長。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可以圍繞政務數據開放共用、社會數據採集與開發利用,結合智慧城市、數字鄉村、智慧製造及重點行業公共服務等領域,健全數據産業政策法規,培育和壯大由數據企業、數據運營官、數據分析師、數據整合師、數據採集員、數據交易員等組成的數據産業主體,加強數據資源整合和安全保護,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打造數字化産業的數據核心。一是在法規政策方面,對開放數據的範圍、開放數據品質、開放方式中的分級分類開放、利用促進、安全保護、保障機制等方面做出明確的規定和要求,制定有關數據開放的標準規範。二是在數據安全方面,進一步鼓勵企業開發數據安全保護和利用技術,促進公共數據資源安全合規開放;三是在數據生態方面,持續開展開放數據創新利用比賽等活動, 以提升社會對政府數據開放工作的知曉度,提高社會利用政府開放數據的積極性, 營造有利於政府數據開放利用的生態體系。

(三)重塑社會治理體系和機制,建設全國一體化的社會應急管理平臺。要充分吸取此次疫情防控中暴露的日常監測、早期預警和應急決策等方面的教訓,面向重大社會應急事件處置、管控和決策的迫切需求,形成由大數據驅動、公共積極參與、自底至上、多部門多層級聯動、透明敏捷的社會治理體系機制。建議在公安大數據平臺基礎上,研發集數據匯聚與共用平臺、輿情收集與分析引導、危機識別與預警、應急處置與決策、人流物流資金流管控與調度等於一體的社會應急管理平臺,有效提高監測預警能力、社會治理能力、防範重大風險的能力。

(四)加大力度扶持一批“網際網路+民生”“網際網路+服務”的平臺項目。一是以社區治理作為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切入點,開設公共服務表達渠道,加強向社區賦能,強化社區資訊支撐,不斷豐富智慧社區功能及應用場景。二是加大對弱勢群體的服務力度,利用大數據重點分析弱勢群體對公共服務的需求及客觀困難,提出切實可行的幫扶舉措加以推廣應用。三是充分借鑒國內外重大突發事件的經驗數據資訊,建立公共服務聯動保障機制,確保在突發重大事件時政府能以最快的速度有條不紊地啟動各項必備的公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