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光建議設立農民工管理制度 建立專業化培訓形式 | 建言中國013

發佈時間: 2020-05-23 17:56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編者按】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年,在確保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同時,也是確保脫貧、防止返貧。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後,中國經濟逐步回暖,各行各業加快推進復工復産。眾所週知,中國人口眾多,但事實上,人口眾多也是一個國家的“雙刃劍”。在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有理由説許多人失業,但全國政協委員、陜西建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義光卻指出,受疫情影響,今年全國各地“用工荒”問題突顯,各地對農民工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迫切。張義光帶來的這份提案,道出了“用工荒”的深層次原因,也切實關係到廣大農民工的根本利益。

提案指出,疫情只是導致一大批農民工未返城、不願意返城的原因之一,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我國有關農民工政策機制、管理制度尚未完善,在住房、子女教育、社保等問題上,尚未實現權利平等、保障同等、服務均等。

提案建議,應設立全國統一的農民工管理和服務機構,加強對農民工綜合素質的培養,調動農民工參與政治的積極性,在提高其自身素質的同時,讓農民工這個龐大群體真真切切感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關愛,讓他們成為全社會尊崇和關心的職業。

建言中國》欄目是中國網政協頻道、中國網議庫平臺原創欄目,轉載請註明出處。

 

全國政協委員、陜西建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義光

提案全文:

提高農民工社會地位—有效破解“用工荒”

往年春節過後,農民工兄弟大都完成了一來一往的大遷徙,開始了新一年的打拼,但今年受疫情影響,把多年來的規律打破了,“用工荒”問題突顯,特別是在加快推進復工復産之際,各地對農民工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迫切。很多地方也出臺了有針對性的舉措,比如,包機、包車、包專列的“點對點、一站式”直達服務。但就是在這樣的貼心服務下,還是有一大批農民工未返城、不願意返城,原因何在?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農民工總量已達2.9億人,其中1.7億人外出打工。如此龐大人群的就業,如何保障他們的權益,關係著穩就業、促民生的大目標,今年要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也是確保脫貧、防止返貧的關鍵舉措和基本保證。

疫情是一面鏡子,折射出農民工“用工荒”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害怕疫情只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政策機制需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需進一步健全,勞資關係需進一步和諧……究其根本原因,還是要切實提高農民工的社會地位,讓他們從心理上、情感上、身份認同上,享受與城鎮居民同等的待遇和福利,特別要重視解決他們關心的住房、子女教育、社保等問題,努力實現權利平等、保障同等、服務均等。只有這樣,才能從根子上打消他們的後顧之憂,讓他們放下心理包袱,全身心融入城市,才能有效破解“用工荒”問題。對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設立全國統一的農民工管理和服務機構,像退役軍人事務部那樣,負責協調農民工服務管理、待遇保障、教育培訓、技能提升、權利維護等,在全國形成服務網路,讓農民工這個龐大群體真真切切感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關愛,讓他們成為全社會尊崇和關心的職業。

(二)注重農民工綜合素質的提升,進一步提高培訓品質。一是政府部門應加強培訓組織及培訓宣傳工作,應隨著市場需求對培訓內容不斷做出調整,並及時更新宣傳內容,利用網際網路、新聞媒體、社區及基層企業等多渠道、高靈活性的進行相關政策宣傳。二是建立專業化的培訓形式。應根據市場上企業崗位以及農民工的實際需求,及時調整培訓課程和內容,分別提供實用的職業培訓基地與實習園地,從單一化走向多樣化,注重綜合素質提升。三是完善培訓考核體系。培訓課程的完成並不是培訓工作的結束,而應增加對於培訓效果的考核,對培訓品質進行追蹤反饋,使受過培訓的農民工的受訓能力能夠得到切實的提高。四是加大對建築企業農民工培訓資金的支援力度。國家統計局2019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從事建築業的農民工佔農民工總數的18.7%,數量龐大。但是由於建築業點線面長、流動性強,勞務企業與農民工缺乏長期穩定的勞務關係,農民工培訓一直是勞務企業培訓經費投入和財政補貼的“盲點”和弱項。再加上,現行的建築企業用工制度(管理層和勞務層分離)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勞務企業對農民工教育培訓工作資金投入的積極性,社會或國家的各類財政專項資金用於建築業農民工培訓的比較少,廣大農民工享受不到專項培訓資金補貼,導致農民工的技能提升不能正常有效進行。

(三)拓寬政治參與渠道。作為現代化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調動農民工參與政治的積極性,促使他們有效地進行政治參與,對於提高其自身素質、促進社會進步起著重要作用。一是黨團工會等組織要將吸收優秀農民工進組織,納入管理的經常化、制度化和規範化。二是黨團工會在召開會議、組織活動、評選先進等工作時,應選定並擴大一定比例的農民工代表參與,讓他們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和關懷,並積極吸納他們的建議意見,誠懇接受他們的批評,賦予他們更多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