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城博物館”到“國家文化公園”寧夏政協就建設長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召開協調會
本報訊(記者 範文傑 實習記者 張倩)“寧夏是我國現存境內長城遺跡較多的省份之一,素有‘中國長城博物館’之美稱。”4月8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赴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就“推進寧夏長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寧夏段)建設”協商議題,召開調研前期準備工作協調會,寧夏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衛忠介紹。
2019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作為方案的實施地區之一,寧夏黨委、政府第一時間作出安排部署。自治區政協緊隨其後,將“推進我區長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寧夏段)建設”列為今年重點協商議題。
衛忠説,自治區文旅廳在分析文化資源概況和保護現狀的基礎上,對長城、長征資源保護傳承、公共服務、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等功能進行系統規劃,並於今年2月編制兩個國家文化公園(寧夏段)建設保護規劃(建議稿)。“但是,項目建設存在資金缺口較大、專業人才缺乏等現實問題。”
“單靠文旅廳實施難度很大,項目建設應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統一負責下,形成各有關部門齊抓共建,各有關市縣屬地負責的工作格局。”自治區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建議,充分發揮自然環境資源、民族地域特色等優勢,積極挖掘亮點項目,深入推進文旅融合,形成示範引領,走好新的長征路。
該委員會表示,下一步將積極發揮政協協商平臺優勢,建立雙方聯繫互動機制,並邀請專家、學者參與,深入調研,為今年6月底前高品質完成長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寧夏段)建設保護規劃編制任務貢獻政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