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援鄂醫療隊員:從武漢回來的第三天,我想“她”了

發佈時間: 2020-04-03 09:14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江虹霖 | 責任編輯: 盧佳靜

【編者按】 “今天,是我們從武漢回來的第三天,正在接受14天的隔離,好消息是,昨天的核酸檢測我們全部陰性。壞消息是,我開始想大姨、想武漢了……”臧佳佳是青島市膠州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的一員,也是援鄂醫療隊的一名戰士。從武漢返鄉後,臧佳佳得以記錄自己的戰“疫”故事。同樣感慨萬千的還有她的戰友,護士長遲培芳。她以一首詩歌記錄下這段不平凡的時光。中國網(議庫平臺)將她們的所憶所思留存並分享,希望白衣戰士們的故事被永遠銘記、傳揚。

以下為臧佳佳日記:

那天,病房裏只剩下2*床的大姨,早晨我像往常一樣,喂她吃飽了飯,擦洗乾淨。看到病房空空的,可能知道我們要走了,大姨突然説:“我也要茄子,和佳佳茄子”。她説的茄子就是拍照的意思。

臧佳佳和大姨

夥伴拿出手機準備拍,大姨突然豎起大拇指説:“佳佳是個好閨女,佳佳真棒。”看到手機正在拍著,她摘下自己的口罩,又重復了一遍:“佳佳真棒。”

我想,她應該是想讓手機記錄下她的臉吧。其實,這句話是我經常用來誇她的,“阿姨真棒,今天聽話了。”她記住了又把這句話送給了我。

過了一會兒她又誇我大美女,我説:“阿姨你騙人,凈逗我開心,我穿這麼厚重你怎麼看出我美了?”阿姨説:“眼睛美,心美”。

大姨哭了

想到自己馬上要走了,我問道:“大姨,要是我走了,你想不想我?”聽完大姨就哭了,一直緊緊握著我的手……想著她心臟不好,不能情緒波動太大,哄著她不哭了,我就出來了。

回想起來,跟大姨相處也有一個月了。大姨是3月初轉來的,因為腦梗左側肢體不能活動,生活不能自理,所以平常的擦洗、喂飯、捶背等,都是由我們來負責。再加上大姨患有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照顧這樣的重症病人,沒有人比ICU專業的更合適了。

工作中的臧佳佳

而我,正是青島市膠州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的一員,護士長就讓我擔任負責重症病人的小組長,也把這個大姨交給了我。

開始的時候,大姨話少,也會不好意思。開口説話就是要吃的,但也是小心翼翼地詢問:“可不可以吃?能不能吃?”漸漸地熟悉了,她改口叫我佳佳。

每次我開門進病房,不用看名字,她都能一口叫對。就連向我要吃的,也是越來越“不客氣了”,張口就説:“我要吃餅。”我每次都要哄著她少吃,可她趁我不在就偷吃,吃完還笑呵呵的告訴我:“我昨天偷吃了5塊餅乾。”但糖尿病人一定要控制飲食,每每此時我真是又氣又拿她沒辦法,感覺她就像個小孩子。

今天,是我們從武漢回來的第三天,正在接受14天的隔離,好消息是,昨天的核酸檢測我們全部陰性。壞消息是,我開始想大姨、想武漢了……

遲培芳在武漢寫下詩歌《武漢,我們一起迎接春暖花開》:

2020年開端

突如其來的疫情將荊楚大地席捲

——新冠肺炎

人民的健康受到威脅

生命遭遇挑戰

能否遏制在全國的蔓延

救治更多的病患

這裡是防控的重點

也經受著大的考驗

激烈的戰鬥雖然沒有硝煙

但主戰場就在醫院

武漢——處在疫情的風暴眼

大量病患被感染

急需全國的醫護馳援

元宵之夜

一聲召喚:去武漢

我們毫不猶豫地請戰

鄭重地報上自己的名字

沒有私心雜念

沒有左顧右盼

只為這一份醫者的承擔

當自己赫然在列援鄂名單

深感如山的責任

沉甸甸地壓在雙肩

我們知道

這是去抗疫最前線

和疫魔搶人搶時間

一夜無眠

行囊簡單

把重要的事情交代

做好最壞的打算

匆忙中

沒來得及吻別熟睡的孩子

又把消息向父母隱瞞

放下不捨和掛念

帶上囑託和祝願

我們星夜逆行

義無反顧

選擇不畏艱險

衝鋒在前

脫舊時裳著戰時袍

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隔離病房裏我們看到了一張張焦慮的臉

握緊病人的雙手

不要怕,有我在你身邊

這也是寫在防護服上的錚錚誓言

日夜守護病床前

輕言細語潤心田

醫護一道克難關

齊心協力戰新冠

挑一副重擔

保萬家平安

我們不是英雄

我們和你一樣平凡

我們不是楷模

我們和他一樣淡然

我們是千千萬萬抗疫大軍中的一員

脫下防護服

現出被汗滴濕透的衣衫

摘下護目鏡

被壓傷的痕跡清晰可見

是戰士

就必須要勇敢

是戰爭

就可能有傷殘

我們無悔無怨

最高興的事情

是看到病人康復出院

最美麗的容顏

是病人舒展的笑臉

最自豪的感受

是把青春和熱血奉獻

百花盛開還是那麼鮮艷

誰也阻擋不了的腳步那就是春天

你好——武漢

我們與你心手相牽

抗疫的信念歷久彌堅

慎終如始,再接再厲

取得全面的勝利就在眼前

我們定會交上合格的答卷

推薦閱讀:疫情不止 戰疫不停 | 戰“疫”關鍵詞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