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國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正式進入臨床試驗。試驗招募志願者108人,注射接種後將集中隔離觀察14天。36歲的志願者任超在回答提問時説:怕什麼!都是成年人了,要腦中有科學,心中有道義。
----------------------------
“怕嗎?”這是任超最近常被問到的問題。作為重組新型冠狀病毒(2019-COV)疫苗(以下簡稱“重組新冠疫苗”)Ⅰ期臨床試驗志願者,他于3月20日接種了疫苗。
“怕什麼!”任超今年36歲,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當過兩年義務兵,目前為武漢大學保衛處一名職工。他跟朋友説,“都是成年人了,要腦中有科學,心中有道義。”
3月1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團隊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正式進入臨床試驗。
根據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上的公開資訊顯示,重組新冠疫苗Ⅰ期臨床試驗的主辦單位為軍事科學院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和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研究目的為“評價18至60周歲健康成人接種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3月17日,任超在一個微信群裏看到臨床試驗招募志願者的啟事,計劃招募合格志願者108人,分為低劑量、中劑量和高劑量疫苗組,每組36人,要求為18-60周歲之間的健康成人,無新冠肺炎病史或感染史等,武漢市武昌區、洪山區、東湖風景區的常住居民優先。
家住武漢市武昌區的任超當即就報了名,想著“全國都在幫湖北,幫我們,感覺自己像欠了個天大的人情,這次自己終於可以做點事情了”。在此之前,他還加入了志願者車隊,開著私家車義務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直至因交通管制私家車禁止上路。
等回到家,任超才將報名的事告訴母親。母親一開始不同意,他就把道理擺了一通,“我是黨員,還是個‘光棍兒’,我不上,難道讓拖家帶口的去啊?”“哪怕我‘挂’了,黨和國家也會照顧你,要相信黨和國家。”母親最後同意了。
幾乎與此同時,湖北中醫藥大學大二學生小天(化名)也報了名。這個四川姑娘再過3個月將滿20周歲,她原本想利用寒假做些兼職,但被疫情打亂了計劃,後來做了義務志願者幫忙做資訊統計等工作,直至3月20日來接種重組新冠疫苗。
“當時也沒想那麼多,只想著自己多做點事情。”小天説,自己是靠國家助學貸款、國家勵志獎學金上的大學,作為志願者接種疫苗也算是自己對國家的一次“報恩”。
作為一名普通武漢人,武漢一漁具店店主陳凱説自己參加此次臨床試驗,“也沒什麼崇高的目標,只是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至於接種疫苗的風險,陳凱説,“這不就是志願者參與實驗要做(驗證)的嗎?只是對於這個風險,個人認為並沒太高的幾率,相信科學。”
3月18日進行體檢前,任超還確認、簽署一份知情同意書,他記得知情同意書中提醒會出現注射部位紅腫、硬結、過敏等風險,“看完之後,覺得反正自己是不會‘挂’掉”,他沒猶豫就簽了。
在此之後,報名人員還需經過篩選和體檢,符合要求的才可以接種疫苗,並在接種後的14天進行集中隔離觀察。截至3月22日17時,任超所在的一個重組新冠疫苗志願者微信群中已有67人。據他所知,這些志願者中年齡最大的為57歲,最小的只有19歲。
任超是在3月20日接種疫苗的,“接種時不疼,但還是有點緊張,是對未知的緊張”。今天是任超接種疫苗的第三天,至今無不良反應,他分析“可能是因為自己平時愛進行戶外運動,身體比較好”。
陳凱、小天在接種完疫苗的第二天,則出現了頭暈、部分肌肉酸痛、體溫上升等身體反應。據陳凱介紹,與他同批接種疫苗的志願者大多都有些輕微反應,並及時聯繫了醫生,“當天下午,科研組專家向每個人詢問交流了情況,讓我們不用擔心”。果然,當天晚飯後,陳凱就感覺身體狀況好轉,目前已一切如常,今天他還在自己房間慢跑了一個多小時。
小天感覺自己也正在恢復中,她隨身帶了3本專業書過去,沒事的話就看書、刷手機。輔導員、朋友們怕她隔離時無聊,會陪她聊天打發時間。有朋友説她真勇敢,但小天覺得“自己只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等隔離結束後,她想繼續做志願服務或公益服務。
任超每天都會在抖音上更新自己接種疫苗後的狀態,“原本只是想記錄下自己這段經歷,沒想到這麼多人關注,給點讚,給加油”。這讓任超覺得“受寵若驚”,“我並沒有覺得自己做了什麼偉大的事,真正偉大的是科學家和支援湖北醫護人員”。
任超告訴記者,在14天的隔離觀察結束後,接種後的半年內還會有醫學團隊定期隨訪。接種前7天內,接種當天和接種後的第7天、第14天、第28天、第3個月、第6個月進行7次血液樣本採集,主要用於抗體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