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報訊(記者 孫金誠)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部分民眾對公共衛生意識和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經驗的缺乏,也對公眾的生活方式和衛生習慣提出了質疑和挑戰。民革中央日前向全國政協提交提案,建議以此次疫情為契機,在全社會大力倡導文明的生活方式,著力培養健康的公共衛生習慣。
在這件提案中,民革中央指出,在這次疫情中,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公共衛生習慣得到了全社會前所未有的重視,勤洗手、戴口罩、依次排隊、保持間距、飲食分餐、垃圾分類、節約能源物資、禁食野生動物等形成了全民共識。民革中央認為,疫情結束後,這種“重視”和“共識”的積極作用也應當持續發揮,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為此,民革中央建議,各地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將倡導文明生活方式,培養健康公共衛生習慣行動作為“講文明、樹新風”的重要內容,緊密結合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工作,依託健康中國行活動等平臺,建設培養健康公共衛生習慣的支援性環境。示範引導群眾養成不隨地吐痰、戴口罩、依次排隊等健康衛生習慣,開展分餐制、禁用野生動物等文明餐桌行動;發揮法治引領和規範作用,將培養健康公共衛生習慣納入法治軌道。建議由各地的人大常委會或者政府制定地方性法規、規章,針對市民反映最突出的若干公共衛生不文明陋習制定處罰措施,把懲戒標準公示給市民。通過持續努力,逐步將健康的公共衛生習慣內化為個人自覺,固化為社會良好風尚;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倡導踐行文明生活方式和健康公共衛生習慣;動員社會各界,激發市場活力,在規範合作的基礎上,鼓勵、引導、支援各類公益慈善組織、行業學(協)會、社會團體、商業保險機構、企業等,積極參與全民公共衛生文明行為倡導行動。
社區是城市的基本組成單位,“健康社區”是健康城市的縮影。社區健康公共服務對於提升社區居民健康水準、打造健康社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此,民革中央不僅通過提案,也通過社情民意資訊給予關注,並提出要提升“社區”作為公共健康基本單元的服務能力,完善社區規劃的優化發展,以滿足新時代的社區服務需求,強化社區服務的功能性和實用性。
民革中央建議,要重視“10分鐘”生活圈的打造,建設共用交往空間,增加鄰里間接觸的頻次,增進相互了解,增強感情交流,使得居民有更多的歸屬感、認同感,從而在社區治理中有更多的參與感,推動社區志願服務的科學化、專業化、制度化,並針對民眾文明生活方式和公共衛生習慣方面的需求,利用大數據、雲計算、智慧硬體、手機App等資訊技術,幫助群眾體驗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公共衛生習慣帶來的益處和樂趣。同時,要加快推進舊城區、老舊小區的改造,補齊未來社區建設短板,形成全域範圍的智慧化、現代化、功能化改造,從而解決老舊小區防疫條件差、管控難度高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