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選編 | 民盟四川省委:進一步拓展四川南向出海通道 擴大對外開放合作

發佈時間: 2019-12-20 17:11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盧佳靜

圖片取自新華網

四川是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與“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主要通道,同時也是西南地區通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交通樞紐,具有加快南向開放合作,特別是面向東南亞開放合作的基礎。民盟四川省委提出關於進一步拓展四川省南向出海通道,擴大面向東南亞對外開放合作建議的提案,提案分析,四川省近年來與東南亞的交流合作不斷深化,四川的傢具、紡織服裝、鞋類、摩托車配件等行業企業赴東南亞投資逐漸增加,並已初具規模。但四川省在南向開放合作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比如,對東南亞市場重視不夠、通道建設還需加強、中小民營企業外出發展缺少有效組織等。

提案建議

1.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的組織化程度。依託省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南向特別是面向東南亞開放合作的組織領導,研究出臺對東南亞開放、交流、合作的政策。加強與我國駐當地使領館的聯繫交流,統籌商務、經濟、外辦等部門力量,組織四川企業赴東南亞舉行投資推薦會和實地調研考察。引導四川企業組建面向東南亞的經貿協會組織,或依託各行業協會,加強與當地華人華僑商會的合作對接。積極推進國際友城建設。

2.進一步加強面向東南亞的通道建設。積極爭取國家層面支援,推進中緬鐵路項目建設,打通四川通過雲南由緬甸出海直接面向印度洋的大通道,構建更加方便快捷的出海通道。以天府國際機場建設為契機,積極推進成都至緬甸仰光、越南河內、菲律賓宿務等地直飛航班的可行性研究。積極爭取菲律賓等國駐成都領事館建設,研究對緬甸、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公民實施 72 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可行性,增進開放互信。

3.進一步加強重點領域的經貿合作。充分利用通道建設,加強與東南亞諸國的經貿合作,重點鼓勵電子資訊、農業、旅遊等行業企業走出去。加強農業産業合作,充分利用東南亞地區的資源優勢,進一步梳理合作項目,組織雙方農業企業、院校、科研機構加強交流對接、增進合作。加強電子資訊、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産業合作,組織相關企業將過剩産能轉移到東南亞國家。

4.進一步深化雙方的人文交流合作。支援具備條件的在川高校增設緬甸語、越南語等小語種專業。密切省內高校包括職業技術學院與東南亞國家教育領域的合作,組織師生互訪,在電子資訊、基礎設施建設、裝備製造、管理等專業,適度增加東南亞國家來川留學生名額,為深化合作提供人才支撐。加大對東南亞旅遊宣傳並加強旅遊線路規劃設計,發展雙向旅遊和文化交流,促進我省與東南亞國家交流互鑒、民心相通。

5.進一步規避交流合作的風險。支援有條件的省內高校設立針對東南亞的研究中心,加強對東南亞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的專門研究。借助相關行業協會,鼓勵企業抱團發展,引導企業建立投資風險評估與應急機制,加強風險評估,確保雙邊合作實現預期的經濟社會效益。

(資料來源:四川省政協)

推薦閱讀:提案選編 | 四川省政協委員宋遠平:加大懲處力度,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