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中午12時30分,3輛視察大巴在上海市浦東新區政府辦公樓門前整裝待發。
3條不同線路,8個不同點位,這是浦東新區政協在年末視察中就垃圾分類問題首次“分兵”行動,針對源頭減量、分類投放、分類運輸、分類處置四個環節工作情況“全覆蓋”。
記者了解到,這8個點位是部分委員前期明察暗訪中挖掘出來的典型。這背後則是新區政協提前策劃,歷時一個多月的精心安排。
今年7月,上海率先施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成為全國第一家試點生活垃圾分類城市。垃圾分類從家家戶戶的“小事”成為關乎城市治理“大格局”的重要一環。
中心工作推進到哪,協商民主就跟進到哪。浦東新區政協將“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情況”作為2019年末視察的“壓軸之作”。區政協提出了分頭行動、分組暗訪、分路視察、集中建言相結合的創新模式。成立了以區政協主席姬兆亮擔任組長的視察監督工作組,副主席唐石青擔任副組長,下設6個監督工作小組。
通知剛一發到委員群,200個名額光速被秒,接龍報名的成員名單被“強制”定格在了212人。而監督組成員則是從報名的212名新區政協委員中,精選出提交過垃圾分類相關提案、書面意見以及對此項工作高度關注的60名委員組成。
視察開展前,浦東新區政協專門請來了生態環保局的專家進行專業培訓和指導。之後,兩張精心設計的調查問卷表發到了全部委員手中,兩張表格一張針對生活區、一張針對各單位,側重點完全不同。
11月11日,針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暗訪行動正式啟動,從陽光明媚的秋日到冷風吹襲的寒冬,委員們一直在行動:遇見正在清運的垃圾車,大家會迅速上前檢查;走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大家會隨機走進隔壁小區,直奔垃圾廂房;走出小區又會進入街邊準備營業的飯店,查看廚余垃圾分類處理狀況……
每一次暗訪結束後,回程的路上車廂便成了委員熱議的會場。經常是車輛還沒回到辦公中心,當天所發現的問題便已匯總完畢,傳達給相關責任部門督促整改。委員真監督,委辦局也是真落實:泥城鎮清風花苑內的大件垃圾第二天便被清運,周家渡上南花苑內垃圾桶運輸問題得到解決……
歷時半個月的暗訪調研,6個監督小組9次暗訪行動,60名委員跑了40個點位。然而暗訪不是結束,只是開始,浮于表面的問題被深入分析,歸納匯總。區政協召開了街鎮、委辦局專題座談會,通過城運中心12345熱線,收集垃圾分類的大數據分析,全方位、多角度搜尋問題。
有了前期的暗訪打底,政協垃圾分類年末監督視察的8個點位極具代表性:高東新村的垃圾分類智慧櫃,居民輕刷門禁卡就能操作;黎明産業迴圈生態園中濕垃圾經過處理油脂被製作成生物燃料、沼氣被送往沼氣發電廠;航頭長達村的綜合垃圾生化處理中心讓“濕垃圾不出村”……陪同視察的委辦局工作人員表示:“從來不曾和垃圾廂房如此親近”。
視察結束後,區政協人資環委主任朱亞軍代表區政協視察監督組提出5項建議,呼籲政府抓住重點、攻克難點,提升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水準。區生態環境局、塘橋街道等部門負責人紛紛表示,將繼續加強生活垃圾分類的宣傳、動員,完善定時定點投放機制,提升收運管理水準等。
全國政協委員、新區副區長李國華在會上表示,區政協的這份監督報告,讓他看到了浦東政協委員的“智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