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週,幾位因心源性猝死而離世的逝者備受關注。這其中,既有值得尊敬的媒體同行,也有為大眾所熟知的演藝界明星。心跳驟停的“不可承受之重”,生命倏忽而逝的痛楚,讓很多人唏噓不已。外表看上去健康,卻出乎意料地發病;前幾分鐘還一切正常,卻毫無徵兆地倒地——猝死的不可預知和突發性,更是讓人難以從情感上接受。
事實上,猝死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在中國,平均每分鐘就有一人發生心臟性猝死,每年死於心跳驟停的總人數達54.4萬人。這其中,有九成的病例發生在醫院之外,這意味著傳統的醫療手段難以在第一時間發揮作用,必須依靠急救。
有研究報告顯示,心跳驟停時,如果能夠及時進行心肺復蘇和AED(自動體外除顫器)除顫,病人有近1/4的可能性從死亡線上挽救回來。如果能夠在一分鐘內接受除顫,被救活的概率超過90%。雖然心跳驟停的搶救成功率總體上並不高,但只要有一線生的希望,就該全力以赴。
“如果有AED”——多起令人扼腕的案例,讓被稱為“救命神器”的AED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很多人發現,身邊的AED設備還遠遠不夠。在北京,有校友為清華大學捐贈了341台AED設備,但在北京地鐵,AED的數量仍然為零。在一些發達國家,AED設備的覆蓋密度可達到每10萬人擁有300台。但目前在我國,即便是AED普及率較高的深圳,其目標也是在未來幾年內達到每10萬人配備100台。
AED其名不揚,很重要的原因是急救理念的落後。AED不僅是一個急救設備,也是一種新的急救觀念。其落地和推廣,有賴於急救知識的普及,離不開社會急救意識的提升。相較於心肺復蘇,公眾對於AED並不熟悉;相較于科學的急救方式,仍有不少民眾相信大力咳嗽等“土辦法”——更新急救觀念,無論是對於關鍵時刻的搶救,還是對於日常的慢病管理,都有長遠的積極作用。
AED身影難覓,也在於相關機制的缺乏。交通樞紐、景區等公共場所以及馬拉松等大型賽事活動,AED的配備應當有強制標準。對於社會捐贈等行為,相關部門也應當打通渠道,引導社會力量將AED安置到更需要的地方,將設備的維修維護、培訓組織等納入統一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急救”出現在多項行動計劃之中:在“實施健康知識普及行動”,提出面向家庭和個人普及緊急救援等維護健康的知識與技能;在“實施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中,提出引導居民學習掌握心肺復蘇等自救互救知識技能。與此同時,許多城市已將AED的普及列入工作目標,“AED救人”的新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
生命的代價太過沉重。讓急救成為常識,讓“神器”成為必備,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