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父母育兒知識捉襟見肘,托育機構供不應求、水準卻良莠不齊,民營托育機構收費較高難以負擔,專業人才素質更是“扼住”了行業發展的脖子……隨著“二孩”政策的實施,“幼有所育”這一民生問題愈加突顯、愈顯重要,而這些難題如何破?
11月24日播出的廣州市政協“有事好商量”第十期就走進了廣州市幼兒師範學校,市政協委員、政府職能部門、行業協會代表、家長代表等針對如何“探索建立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協商討論、集思廣益。
數據顯示,我國80%的0~3歲嬰幼兒是由父母、祖父母等家庭成員照料。年輕父母往往是“摸著石頭過河”,育兒知識捉襟見肘,而家裏的老人“隔代教育”也存在不少問題。為此,市政協委員簡瑞燕建議,要加強科學育兒的普及、宣傳以及培訓,開展大量的專家講座、育兒沙龍、親子活動等,建立更好的科學育兒觀和和諧的家庭教育環境。
“市衛健委計劃依託廣州市婦幼兒童保健醫療中心和11個區的婦幼保健機構,建立起市、區兩級的科學育兒指導中心。”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周端華表示,將進一步探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開發科學育兒的線上課程;組織舉辦“家長課堂”“嬰幼兒知識進社區”等活動來增強家長的科學育兒能力。
據悉,廣州市委、市政府已經建立了廣州市0~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而且正在著手出臺推進廣州市0~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發展的指導性文件。
在協商前的調研中,委員們了解到,廣州市實際嬰幼兒入托率不足5%,遠低於發達國家25%~55%的水準。面對旺盛的市場需求,社會上的托育機構供不應求,行業處於缺乏監管的狀態。例如,缺少統一管理標準、經營牌照申請條件不清晰等,直接導致了托育機構良莠不齊。
“我們行業協會希望作為政府和機構之間的橋梁,來協同政府完善行業監管機制,加強行業自律規範管理,推動行業健康發展。”廣東省早期教育行業協會會長孫偉文介紹,廣東省早期教育行業協會推出了《早期教育機構管理規範》和《嬰幼兒托育服務規範》這兩套管理標準,對協會內的托育和早教機構進行自律的要求。
關於經營牌照發放的問題,簡瑞燕指出,現在明確由市民政局和市場監管局,分別對非營利和營利的託管機構法人進行註冊登記,由市衛健委進行備案。但備案準入程式和標準規範仍無操作細則。
“我們將對營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企業名稱及經營範圍進行規範,引導企業依法申請登記。”廣州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回應道。
托育機構收費高、離家遠也是家長們反映較集中的問題。廣州市內公辦普惠性托育機構無幾,民營性質的托育機構收費普遍較高,很多家庭難以負擔。曹志偉委員建議政府通過對辦園機構減免稅收、降低場地成本、對生員按人頭補貼等方式來實現降費,從而降低家庭負擔。付偉委員建議政府部門在做規劃時,要為托育機構留下一席之地。
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要把嬰幼兒托育服務發展納入廣州市“十四五”規劃綱要的相關規劃中。伴隨著城市微改造、城中村改造的加快,托育公共服務空間的需求將得到滿足。
相對嬰幼兒托育服務需求日益增大,托育從業人員缺口大、專業人才素質參差不齊,培訓和上升途徑窄等問題,“扼住”了托育行業蓬勃發展的脖子。
節目現場,廣州市幼兒師範學校的同學們坐到了前排,聽得格外認真。
付偉建議,依託高職、中職,還有社會培訓機構的力量,培養更多專業的、職業化的早教人才。曹志偉表示認同,並建議在廣州具備相應條件的高等院校以及職業院校中,開設針對嬰幼兒托育服務的專業和相應的職業培訓。同時,也不要忘記為托育工作者設立晉陞的渠道。
市政協聯絡委副主任吳奇澤表示,將通過進一步的協商,促《實施方案》儘快出臺,讓相關政策落地開花,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政策標準體系和照護服務體系逐步建立完善,逐步滿足市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