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群眾走進政協 讓政協走近群眾—全國政協機關公眾開放日活動舉辦

發佈時間: 2019-11-17 18:19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張正朋 裴雨莉 | 責任編輯: 張正朋

中國網北京11月17日訊 (記者 張正朋 實習記者 裴雨莉)11月16日全國政協機關首次公眾開放日活動在京舉行,受邀參加這次公眾開放日活動的有高校師生、街道工作人員、退休幹部等各界群眾代表200余人。全國政協機關黨組副書記、副秘書長潘立剛在活動啟動儀式上表示,本次公眾開放日活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協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增進人民群眾對人民政協的了解,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認同的具體舉措。潘立剛向參加活動的各界群眾代表介紹了人民政協的政治地位、組織形式和功能作用。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劉家強主持啟動儀式,全國政協副秘書長韓建華出席。

受邀人員參觀了全國政協常委會議廳、全國政協禮堂、雙週協商座談會會場、新年茶話會會場、大禮堂、中國政協文史館。

來自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北京校友會原會長李慧芬在接受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平臺)記者的採訪時説:“我今年已經將近80歲,今天特意坐公交車趕過來參觀,我感到非常的驚訝,參觀過程中看到這裡記錄的很多事情留下的很多歷史,我都曾親身經歷過,歷歷在目。我感受到了全國政協對於我們國家的成立、建設和發展,有不可磨滅的貢獻。”“我當年在政協機關的檔案處,裏邊主席的簽字、都是我們檔案處的保持東西,所以我感到特別親切。”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北京校友會的原副秘書長王春景向記者表示,人民政協今天的發展讓自己倍感自豪,“人民政協的事業發展非常快,在我們國家的治理方面起到的作用也非常大。”

據悉,全國政協機關將定期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讓更多的公眾走進人民政協、了解人民政協。


(1/11)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潘立剛出席並致辭。 中國網記者張正朋/攝
(2/11)全國政協禮堂于1954年開始籌建、1956年竣工,是舉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會議的場所和全國政協常委會的辦公場所,中國國家領導人和各民主黨派也在此舉行政治、外交、文化活動。中國網記者張正朋/攝




(3/11)全國政協常委會議廳是全國政協舉辦常委會會議及其他會議活動的重要場所。 第十三屆政協委員有2000多人,他們都是中國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代表性強、議政水準高、群眾認可、德才兼備的優秀人士,其中非中共人士佔比超過60%。常務委員約300名,從委員中醞釀産生,更加具有代表性和議政能力。中國網記者張正朋/攝




(4/11)雙週協商座談會作為溝通思想、協調關係、凝心聚力的重要協商平臺,充分發揮了人民政協作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在社會上産生了廣泛影響,已成為人民政協協商議政的亮點和品牌。截至目前,座談會一共舉辦了105次。最近一次是11月8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政協第29次雙週協商座談會。中國網記者張正朋/攝


(5/11)中國政協文史館于2012年9月21日正式投入使用。建成後的文史館,集徵集、收藏、研究、展示、利用、交流功能于一體,是人民政協光輝歷程和重要成就的展示窗口,是文史資料和政協文化的研究園地,是人民政協與社會各界及海內外人士的交流平臺。中國網記者張正朋/攝
(6/11)參觀團的群眾認真觀看中國政協文史館裏面陳列的每一件檔案。中國網記者張正朋/攝

(7/11)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星紅旗是從2992幅應徵徵集圖案中選出的,上圖是從應徵國旗圖案選出38幅編成的《國旗圖案參考資料》供參加第一屆政協全體代表討論。中國網記者張正朋/攝



(8/11)參觀團的群眾認真觀看展覽。中國網記者張正朋/攝
(9/1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前的領導人簽到表(部分)。中國網記者張正朋/攝



(10/11)新政協籌備會印章。中國網記者張正朋/攝


(11/11)每年召開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在政協禮堂的三層大廳舉行。中國網記者張正朋/攝



相關閱讀: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 首屆“中醫藥傳承創新(梅州·留隍)峰會”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