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哭 也是一種培養

發佈時間: 2019-11-12 15:50:41 | 來源: 北京青年報 | 作者: 李潔 | 責任編輯: 張正朋

  孩子的心理髮育有著幾個重要階段,每個階段都關乎孩子的未來。從家到幼兒園,從幼兒園到小學,在孩子們或偶爾或頻繁的哭鬧背後,是他們心智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段時間,孩子常常會表現出一些心理問題或行為偏差,家長們也存在許多困惑和壓力。北京健康教育所的專家告訴你,3到6歲幼兒心理髮展的兩個重要任務。

  別讓夫妻不睦影響孩子的身份認同

  北京健康教育的專家介紹,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穿著打扮表現得很中性,女孩不像女孩,男孩不像男孩,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是3到6歲時孩子的性身份認同出現了問題。

  幼兒3歲以前處於母嬰互動階段,是一個二元關係。到了3到6歲,隨著父親的加入,形成了一個三元關係。如果家庭關係不和諧,夫妻關係不好,孩子就有可能鑽了夫妻關係的漏洞。男孩就跟媽媽睡,女孩也跟媽媽睡,有的跟爸爸睡,此時孩子的心理髮展不到身份認同這個階段。

  那孩子健康的心理應該是什麼樣的?專家舉例説,男孩總是跟自己的爸爸來競爭媽媽,晚上想跟媽媽一塊兒睡,十分愛自己的媽媽,這個時候爸爸反對孩子跟媽媽一起睡,男孩受挫後,便會變得有些抑鬱。但這是一個朝向健康發展的抑鬱,因為在孩子的心裏便會有這樣一個想法:“我要變得像爸爸一樣,將來娶像媽媽一樣的女人來愛我。”

  而女孩被爸爸吸引,開始跟媽媽競爭爸爸。最終的結果是她會發現爸爸很愛自己的母親,倆人幸福甜蜜。於是,孩子便會想要變成像媽媽一樣有魅力的女人,將來嫁給一個像爸爸那樣的男人。

  專家表示,從小男孩開始由黏媽媽轉變為認同父親,小女孩由崇拜爸爸轉變為嚮往成為媽媽那樣的女人,這就是建立在良好的夫妻關係的基礎上,是男孩女孩一個健康的性身份認同的階段。

  如果夫妻關係不和諧,家庭關係不穩定。父母天天吵架,母親看不上父親,整天貶低他。孩子身份認同階段出現了問題,就會對他産生很大的影響。

  哭或是規則建立中的一種能力

  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在2歲多的時候正是建立規則的階段。 在孩子的早期教育期間,父母需要幫孩子建立規則,當孩子到幼兒園裏以後就是分享規則、服從規則。所以,一個好的家庭關係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極其重要。那麼,該如何正確幫助寶寶建立規則?

  比如,孩子在遊樂場玩,到點要回家了,孩子不走,還要在遊樂場玩。家長不同意時孩子就開始撒潑打滾,這時候恰恰是需要家長樹立規則的一個時候。但是,很多父母被孩子一鬧就會妥協,一次這樣兩次這樣,養成了孩子規則無法建立。

  專家表示,哭和抑鬱有時候是一種能力,是一種容忍不被滿足的很重要的能力,但如果孩子一哭一鬧就妥協,不給他這個機會的話,這個孩子就永遠培養不出這種能力。

  所以,面對這種情況,父母應該很有力量地把孩子抱走,孩子要哭就哭,不吃飯就不吃飯,堅持了一次,他的意識就會轉變,下次去遊樂場的時候,同孩子講清楚,幾點結束,到點孩子就會主動要求回家。

  文/本報記者 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