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也可評職稱了!”近日,為暢通快遞從業人員的職業發展通道,北京創新舉措,增設快遞工程評審專業,設置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和正高級工程師五個層級。同時,打通快遞業高技能人才與快遞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快遞員將獲得更多晉陞機會也將獲得相對應的社會地位。消息甫一傳出,旋即引發熱議。
説到快遞業,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奔波忙碌的快遞小哥。但事實上,今天的快遞業早已不是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産業。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快遞業平均日送包裹1.4億件,業務增速連續5年穩居世界第一。支撐起這一産業規模的,除了活躍在“最後一公里”的配送員,更多則是身處無人機設計、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前沿崗位的技術人才。當智慧物流成為行業發展趨勢,本市將快遞業納入職稱序列,不僅為從業人員提供更明確的晉陞通道,還有助於整個行業實現更科學規範的運作與發展。
以更大視野來看,快遞業評職稱為新興行業的人才激勵做了示範。一段時間以來,職稱評定似乎是會計、醫生、教師、記者等傳統專業技術職業的“專利”。但如今,新興業態和新興職業層出不窮,統計顯示,中國新社會階層人士的總體規模已達7200萬人。這裡頭,有風雨無阻走街串巷的外賣騎手,有在格子間裏勤懇碼字的新媒體小編,也有汲汲于創意靈感的畫家、音樂人、導演……他們的智慧與創造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也激活了新興經濟的“一池春水”。如何提升這一群體的職業尊榮感,已然成為一道現實課題。目前,快遞業有了自己的“高工”,其他新興行業是不是也該有自己“教授級人才”?
今天,全社會對種種新興職業的認可與日俱增,對其勞動價值充分肯定。比如快遞小哥,不僅成為總書記新年獻詞中“被牽掛的人”,也加入了今年國慶的群眾遊行方陣。但話説回來,于廣大普通勞動者而言,職業獲得感不僅是輿論評價上的榮光,更在於完善的權益保障、體面的薪資收入、廣闊的發展空間。如何讓職稱在勞動者手中發揮效力,為他們帶來切實的回報,這是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職稱不是簡單的榮譽稱號,關鍵要對應實打實的職業前景和福利保障。有關部門的政策架構只是一個引導,未來還需要多方面共同發力,拿出更為詳細的配套方案。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特別是在我們國家産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鍛造一支剛強有力的人才隊伍成為戰略成功與否的關鍵。鼓勵傳統産業做精做優、新興産業做強做大,不能停留在喊口號的層面,給予從業者更多肯定,國之大計才會獲得紮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