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萬家民營企業評價營商環境報告》出爐 企業對這些省市滿意度最高

發佈時間: 2019-11-03 11:44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江虹霖 | 責任編輯: 和海佳

中國網溫州11月2日訊(記者 江虹霖)2019中國(溫州)新時代“兩個健康”論壇在溫州召開。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李兆前發佈了《2019萬家民營企業評價營商環境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image.png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李兆前發佈《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報告》 中國網記者江虹霖/攝

近日,世界銀行發佈《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中國總體排名比去年上升15位,名列第31名。“可以説,我國改善營商環境的努力已經得到世界認可”,李兆前説,此次萬家民營企業評價營商環境調查,全國工商聯主要圍繞要素、法治、政務、市場、創新5個維度開展調查,重點突出企業家主觀感受。

《報告》顯示,總體上看,全國營商環境整體持續向好,企業對上海、浙江、北京、江蘇、廣東等地的營商環境滿意度最高。從城市上看,企業對杭州、深圳、寧波、南京、紹興、蘇州、廣州、廈門、無錫、長沙等城市營商環境滿意度最高。從區域上看,企業對東部省份營商環境的滿意度優於中西部省份,對中西部省份營商環境的滿意度有所提升。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的營商環境評價普遍向好,中西部城市營商環境評價整體好于東北城市。

《報告》指出,企業對政務環境優化成效高度評價,對改善市場環境呼聲最高。五大環境按企業評價滿意度從高到低依次為:政務環境、法治環境、要素環境、創新環境和市場環境。政務環境和法治環境分列第一、第二,涉及市場準入和監管的市場環境評價相對靠後。

數據顯示,民企投資信心有所回升。對當地經濟前景的信心、本企業盈利前景的信心較高的企業佔全部調查企業的比例均超過50%。上海、河南、重慶等地對當地企業家的吸引力最強。

《報告》顯示,8成以上企業表示,最有獲得感的3項政府行為是:積極回應或協調辦理涉企特事急事、主動向企業提供政策解讀與明確指引、參加有利於企業發展的活動等。

李兆前指出,通過調查發現營商環境建設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共性問題。企業反映用工、物流和用地成本下降不明顯,削弱了減稅降費的獲得感。企業社保壓力仍顯過高,銀行融資慢問題仍然突出,科創型企業融資仍然困難,市場準入實質性不公平現象仍然存在,中西部企業在招才引智方面面臨較多困難。企業對營商環境各領域的仲介服務較為詬病,滿意度不高。李兆前表示,這些都是下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重點。

據悉,2019萬家民營企業評價營商環境調查共有全國31個省(區、市)、200個城市的41275家企業參與,覆蓋25個行業。參評的大型企業佔17.7%,中型企業佔9.7%,小型企業佔72.6%。參評企業中,2018年盈利的佔46.1%,盈虧平衡的佔24.2%,虧損的佔29.7%。參評企業的區域、行業、規模、盈利狀況等結構特徵,與全國企業總體情況基本同構。


推薦閱讀:李君如:協商民主根植中國傳統文化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