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北京11月1日訊 “我參加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招待會、國慶70週年閱兵式,24小時之內親耳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個講話,親眼目睹了中國30多年的發生的巨變,總結起來有六大因素……”參加11月1日“中華文明與中國道路”學術論壇的美國人羅伯特·庫恩,用簡短的開場白充分顯示了他與中國的“不解之緣”。
庫恩其人
中國改革友誼獎獲得者、接觸過幾代中國領導人、《他改變了中國》作者、製作了美國公共廣播公司系列節目《走近真實》……在庫恩來到中國的30多年裏,他與中國全方位、多層面的接觸,賦予了這位美國人對中國特殊的視角,也因此得到了中國最高規格的認可與禮遇。 1989年1月首次受邀訪華時,庫恩的身份是投資銀行家,並擁有大腦解剖學博士學位。“我從第一次來中國,就迷上了這個國家,中國給了我全新的感受,中國人熱情好學,並堅定要提高自己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水準。”他説。
對為何能獲得中國改革友誼獎,庫恩認為,是他致力於向世界講述一個真實、全面、複雜的中國。“如果這個獎提前20年甚至10年頒發,我肯定沒戲。”
評價“中國奇跡”的6大原因
論壇上,庫恩講述新中國成立70年與自己在中國的30年的經歷時表示,除了經濟成功,有兩個歷史性轉變值得大書特書:一個是從封閉到開放,成為全球化的領軍者;一個是從貧窮到富裕,為世界減貧事業作出卓越貢獻。庫恩總結了“中國奇跡”的6大因素。 首先,與執政的中國共産黨強有力的統一領導和正確決策有著直接關係,“在政治穩定的前提下,充分調動經濟和市場活力,中國才能實現這些目標”。
“中國人民的勤勞苦幹,他們擁護和支援政府政策,為改善家庭生活和國家命運而長期努力,也是關鍵因素。”庫恩説。 再則,中國政府的政策和目標都著眼長遠,一般都有長期、中期和短期目標,並不斷根據形勢調整和修改實現這些目標的政策和措施。
改革開放的決策,刺激了經濟發展,激發了創新活力。庫恩表示,中國奇跡發生的另外兩個關鍵因素是,中國政府在實施和推廣一個項目或一項政策之前都會進行小規模試驗和測試,總結經驗教訓優化之後才會在全國推廣;一些項目和政策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則會及時承認,並及時調整和修正,“這些方式方法都值得鼓勵”。
向世界介紹中國的扶貧故事
今年7月,庫恩的努力又有了新突破——拍攝了一部從外國人視角解讀中國“精準扶貧”的紀錄片並在美國公共電視網加州電視臺黃金時間播出。 為拍這部片子,75歲的庫恩作為主持人和撰稿人,跟隨攝製組輾轉于中國西部貧困家庭。在他看來,這種辛苦是值得的,因為扶貧正是講好真實中國故事的一個絕佳角度。
庫恩認為,扶貧是關於中國的舉世矚目的故事之一,但這一故事並未得到世界的充分認識和正確評價,也是最不為世界所充分認識的故事之一。紀錄片播出後,中國的扶貧故事讓美國觀眾感到震驚,有些人過去認為中國根本不關心貧困階層,瞧不起貧困階層。這是多年來美國為首的西方對中國嚴重誤讀的結果,從紀錄片中他們看到了扶貧是中國正在發生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而這正是庫恩30年來努力想要扭轉的。庫恩表示,當未來的歷史學家寫下我們這個時代的編年史時,中國的精準扶貧很可能就是專題故事之一。
演講結束時,庫恩説,中國向世界發出了這樣一個訊息:到2049年,本世紀中葉,新中國成立100年的時候,中國將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世界都在關注我們,我們也必須為之而努力。”(中央社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