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堅定中國文化自信的過程中,如何以一種統一的邏輯將中華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三者關係打通,是目前面臨的重大文化課題。”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中華文化學院)舉辦的第100場“共識大講堂”上,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向現場聆聽講座的200多名來自各民主黨派、港澳臺、五大宗教團體的學員們提出了以上的問題。
這些問題,正是近幾年學院啟動教學改革以來著力解決的問題。講座開始前,學院黨組書記、第一副院長潘岳親自向王春法館長頒發了特聘教授證書,希望他在今後以“文化”為載體,助力學院辦好“共識大講堂”這個教學品牌。
據了解,在他之前走上中央社院“共識大講堂”的,已有包括省部級領導幹部、兩院院士、大學校長、國內著名學者教授、海外漢學家等100余名知名人士,平均每週就有1位副部級領導幹部和2位大師大家在院內講座。講座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文化、法治、宗教和藝術等各個領域,學員聽眾包括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族宗教、非公經濟、新的社會階層、港澳臺僑、統戰幹部等統戰各領域代表人士。應該説,這些學員匯聚一堂、共話共識,本身就是黨的統戰工作結出的纍纍碩果之一。
共識之基,始於認同——“共識大講堂”的初心所在
説起“共識大講堂”,就不得不提中央社院近年來著力推進的教學改革。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央社院建院60週年的賀信中指出,學院要堅持“社院姓社”,不斷鞏固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同年,中央社院這個“曾經的小山村”颳起了“改革東風”,新一屆領導班子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在廣泛調研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啟動了以“五史合一”為引領、“五大建設”為支撐、“大統戰”為特色的模組化教學改革,面向重點群體推出中華文化“十個講清楚”教育培訓項目。
“共識大講堂”就是學院在推進此輪改革過程中創立的教學品牌。對於黨外人士而言,要增強“四個意識”,必先樹立“四個自信”;要堅定“四個自信”,必先厚植文化自信。學院創辦“共識大講堂”,其鮮明導向就是“用學術講政治、以文化育共識”,就是用“文化認同促進政治共識”,就是從政黨、經濟、民族、社會、發展模式等方面,講清楚中西方在文化根性上的差異,講清楚近代以來我們為什麼全面落後於西方,講清楚為什麼學習了西方先進經驗之後又要在思想文化上“去西方化”的進程,講清楚我們的文化自信從哪來,我們的歷史自信從哪來。
“漢藏佛教交流,既是宗教間的包容,也是民族間的交融”“建言獻策要力求出‘金點子’,起碼出‘鐵點子’,不能出‘泥點子’”……這是“共識大講堂”的“金句”,也是中央社院實現統一戰線各領域教育培訓全覆蓋的縮影。 以“共識大講堂”等教學品牌為依託,學院探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共同夢想,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邏輯為主線,以文化認同促進政治共識,以政治共識促進行動自覺的統戰教培新路徑。2018年,中共中央頒布《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條例》,對中央社院三年來開展共識教育新舉措新經驗的肯定和固化,也是對“共識大講堂”各類品牌的支援和延伸。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道路——“共識大講堂”直面“民主”話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道路,應該由中國人自己走出來,也只能‘長’在自己的傳統之上。”這是第74期“共識大講堂”主講嘉賓、北京大學著名教授錢乘旦在講座中專門強調的一點。對於西方的民主,錢教授一針見血地指出“西方歷史上君主制所佔的時間最長,而民主制加起來也就不到300年的歷史,所謂的‘2000多年的民主傳統’是不存在的……西方民主有值得中國學習的地方,但不能生搬硬套。世界上很多國家在建立民主的過程中摔得很慘,就是因為直接搬用西方發達國家的形式與做法”。
“將基於西方國家情況形成的政治學理論套用、指導發展中國家實踐非常危險,民主的方式除了選舉外還有協商,具體應該根據實際國情加以選擇。”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楊光斌教授在講授《關於中國政治研究的一些體會》時也提出了類似觀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道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歸依,“共識大講堂”的名家字字珠璣,為中國的民主政治發展寫下最好的注腳。
做中華傳統文化忠實守望者——“共識大講堂”也談文化自信
“堅定文化自信,做中華傳統文化忠實守望者”——這是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共識大講堂”上的講座主題。他為120余位參加學院“2019年暑假中華文化研習營”的台灣青年,分享了近些年故宮改革創新、不斷讓中華文化煥發魅力、吸引年輕人的經驗。從建築到文化,他的講座收穫了台灣青年的陣陣掌聲,找到了兩岸青年的心靈契合。這種契合是全體炎黃子孫的精神血脈,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文化基因。
無獨有偶。“腹有詩書氣自華”,中央民族大學黨委委員、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也在“共識大講堂”上為100余位海外文化團體負責人,講述了她心目中唐詩的人文精神。唐詩蘊含著四時之美、人倫之美、價值之美的精神,跨越千年仍能激發華夏兒女的共鳴。
“中醫藥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凝聚著深邃的中國哲學智慧和養生實踐經驗,是中國各族人民在幾千年生産生活實踐和與疾病作鬥爭中逐步形成並不斷豐富發展的醫學科學體系。”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為學員們闡述了中醫藥的文明之道。
“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中華民族是有文化滋養的民族,中華傳統文化在專家講授中更顯意蘊悠長。
學貫中西,娓娓道來——“洋學者”講中華文化
“共識大講堂”兩個有趣的場景也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個就是來自西方的“洋學者”給信仰“洋教”的中國信徒講中華文化。“天主教和儒學在現實中如何實現交流對話?”一位天主教學員,曾在加拿大籍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貝淡寧的課堂上,提出了這樣的問題。面對學員的問題,貝淡寧認為,“和而不同”的理念已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天主教與儒學對話的重要前提是二者都要用寬容、多元的理念,去思考能為當代社會治理做出怎樣的貢獻。
還有一個是來自新疆基層的阿訇和來港澳臺的青年學生,就如何傳承中華文化向研究中國學的西方專家請教。比如,目前中央社院連續舉辦五期新疆中青年愛國宗教人士培訓班,這些基層阿訇在聽完國際知名漢學家安樂哲教授關於儒家思想的授課後,認為“連外國人都對中華文化這麼感興趣”,而且“研究得很深入”,感到“很驚訝,也很受激勵”。
這樣的“驚喜”,在其他地方恐怕難得一見,但在中央社院講堂上卻常常上演,這也正是學院近年來著力深化“以文化認同促進政治共識”改革的深意所在。
中國與世界何為?——“共識大講堂”中的“今日之中國”
德國波恩大學漢學系終生教授,歐洲漢學家傑出代表顧彬在《德國與中國:歷史中的相遇》的課堂中談到,故步自封只能導致衰退落後,只有保持開放包容的姿態,各文化之間交流互鑒,才能為自己的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永葆生命力。特別是在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的全球背景下,應該抓住機遇,做好文化的溝通、交流與融合。
德國明斯特大學社會學系常務主任,德國知名漢學家馬克·海澤重點強調了摒棄文化偏見的重要性,認為“文化傳播是一個雙向的過程,不能通過預先的偏見進行評判。我們需要觀察文化,並通過科學研究來對文化歷史有更深入地了解。如果只是觀察表面的現象,並不能夠了解其背後的價值觀。”
外國知名漢學家和學者到學院“共識大講堂”授課,已經成為學院的一道亮麗風景。而且,不僅僅是講課。據了解,中央社院在11月1 日舉辦的“中華文明與中國道路”論壇上,來自西方的10余位知名漢學家還將就相關問題與國內多位知名專家做深入探討。安樂哲、顧彬、貝淡寧、錢乘旦、李君如……曾在“共識大講堂”上發表主題演講的“大咖”們也在受邀之列。
今日之中國,開放不停步。以開放之文化育共識,中華文化學院在努力。研究、傳播、弘揚中華文化的出發點,就是要從中華文明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中,找到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找到彰顯中國道路當代價值的文化基因,找到中西文明互鑒互融的道路平臺。這是“共識大講堂”的要旨所在,也是中華文化學院的使命所在。(中央社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