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政協常委會議建言教育均衡發展小記

發佈時間: 2019-10-24 13:37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路強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我市義務教育發展中,民辦教育和公辦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尤為突出。”日前,陜西省西安市政協召開常委會議,圍繞“加大公辦教育力度,提升公辦教育品質,促進我市基礎教育均衡發展”進行專題協商。“公弱民強”在會議期間成為常委、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民盟西安市委會此前開展的調研顯示,“西安優質教育資源分佈極不均衡,所謂‘五大名校’、好學校,以民辦居多。”而且,近年來民辦學校似乎正在超越公辦學校,成為教育的重要力量;而公辦學校由於待遇、機制、師資、生源的流失等原因正在走向衰退甚至萎縮。而且,中高考成績排名靠前的學生大多來自民辦學校,這就更增加了民辦學校對優質生源的吸引力,使其逐漸步入良性迴圈的軌道,而公辦學校則相反。

民進西安市委會副主委,西安市未央區文景小學、第一實驗小學校長陳宏補充道,“公弱民強”的最根本原因在於公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不充分。另外,公辦學校不能像民辦學校一樣,教師工資直接與工作量、教學能力、教學成績等掛鉤;公辦學校還經常被與教學無關的事務干擾等。她建議,規範並靈活用人機制,加強專業性人才的引進,積極試點“區管校聘”,學校按用人需求選聘教師;推進“校長職級制”,依照一定標準把校長分為不同級別,在校長自主權逐步擴大的同時,也對校長的自身素質提出更高要求,使校長的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和經營能力都要達到相應的水準;創新教學管理機制,對成績突出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予以表彰獎勵,建立完善的課時津貼制度;落實“進校清單”,遮罩與教學無關、來自黨政機關的“轉包”、“指派”、“考核”工作,把時間還給教師,把校園還給教師。

“教育均衡必須建立在‘把公辦學校辦成老百姓最認可的學校’基礎上,必須建立在‘公辦為主,民辦補充’的基礎教育大格局上。”市政協委員、西安市第八十五中校長吳保印提出,民辦教育是公辦教育的有益補充。但個別民辦學校在發展過程中涸澤而漁的教育方式和瘋狂壓榨,是造成“青少年近視率高”、“學生頸椎病發病率高”等嚴峻現實的核心因素。因此,要引導名校承擔更多社會責任,而非無限做大,形成壟斷態勢,尤其應嚴格落實國家義務段教育非盈利要求。

“‘上學難’的本質是‘上好學校難’。由於優質教育資源稀缺,2018年西安市開始實行的小升初‘電腦派位+面談‘入學方式,其合理性、公平性受到嚴重質疑,社會負面輿情強烈。”市政協委員、西安歐亞學院副校長張軍宏建議,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和教師隊伍專項培養計劃,提升校長和教師隊伍的課程領導力;實施基礎教育品質綜合改革,建立區縣和學校教育品質綜合評價與反饋改進機制;控制熱門區域的人口流入,堅決禁止大班大校,通過系統配置教育資源,均衡提升公辦學校的教育品質。

不僅是小中學,學前教育中“公弱民強”的現象也同樣存在,市政協委員、西安第八保育院院長王梅介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要求,到2020年全國公辦園原則上達到50%。但目前,西安全市各類公辦幼兒園639所,佔全市幼兒園總數的35.9%。王梅説,推進學前教育資源公平配置,一方面要解決公辦學前教育資源在“量”上的不足,發揮好普惠性民辦園在均衡學前教育資源配置中的獨特作用;另一方面要努力提升學前教育服務品質,保障學前教育資源“質”的均衡,從而滿足人民群眾對學前教育公共服務資源可獲性和公平性的迫切需求。

在聽取了委員的意見建議後,西安市政協主席岳華峰表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回應人民群眾對公平優質教育的期盼,是人民政協建言資政、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的重要任務。他希望全市政協委員繼續關心關注教育事業,積極向社會各界廣泛宣傳黨的教育方針政策,解疑釋惑、獻計獻策,共同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