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城市長治久安的美好願景,離我們有多遠?
大連每天約有100萬人通過公路出行、15萬人在地下商場活動、11萬人在工地上作業、2.5萬噸危險貨物來回運輸……“僅目力所及,足見城市安全管理在多個方面面臨嚴峻挑戰。”大連市政協9月11日召開的雙月協商座談會,主題鎖定於“加快推進城市公共安全風險預警和應急管理體系建設”。隨後形成的會議情況報告10月9日獲市委書記譚作鈞批示,責成相關部門不斷改進和提高工作水準。
去年7月,大連市出臺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率先完成“國家安全發展示範城市”創建工作。今年,經市委常委會審定通過,市政協將其列為重要協商議題,前期歷時半年多調查研究,形成綜合性調研報告和近20篇專題發言材料。
“我市主城區面積較小,安全風險點多、量大且集中。”在市政協常委陳海龍看來,今年初新組建的大連市應急管理局,整合了安全生産、應急、消防、森林防火、抗震救災、防汛抗旱、減災等多項職責,但組織協調和調度難度大,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尤其是原有的規章制度、法規標準已不能完全適應新的“大應急”管理模式。
“善治”方得“久安”。陳海龍提出,創新公共安全管理和服務模式,結合現代科學技術,實施主動風險管理,打造“智慧安全城市”,是當務之急。
“應擴大資訊共用的覆蓋範圍,切實提升風險資訊傳遞時效。”徐經意常委接過話茬,建議依託“網際網路+”計劃,充分運用網際網路及大數據等技術逐步實現城市風險數字化管理。
大連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41家,各類市場主體72.1萬戶,從業人員311.9萬人。今年截至8月底,全市共發生生産安全事故164起,同比下降22%。
“安全生産是關係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的大事,是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的標誌。”身為民營企業家的應芳委員呼籲加快建設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産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動態掌握高風險點的監測監控數據,強化重大危險源的風險分級管控和動態監測預警,進一步提升科學預防、過程管控、綜合治理、精準治理水準。
委員們還將目光投向常年埋在地下、且在一定空間內過度集中的663公里油氣管線。
“大連老城區地下管網建設年代久遠,老化嚴重,已經到了故障高發期,一旦發生燃氣泄漏、自來水爆管等事故,勢必影響城市安全運作,威脅公眾安全。”就此,李穎委員呼籲構建城市管網智慧監測體系;葛毅委員建議推進主城區供熱管網“汽改水”工程;裴鷹委員希望實現供排水管網安全運作風險一圖掌握……
圍繞飲水安全,韓庚辰常委直指當前水環境安全治理和監管過程中存在的九龍治水多頭管理、監管方式簡單粗放、管理人力隊伍缺乏等問題,建議創新“應急一張圖”業務應用新模式,樹立“源—網—站—廠—河(海)”多級聯動水環境安全防控新理念,構建“監測—預警—溯源—執法—應急”全方位、立體化的城市水環境安全保障體系。
加強化工園區安全管控、強化高層建築消防安全治理、提升電梯安全監管水準……針對委員關切,市政府副秘書長李莉以三個“加快”現場予以回應:加快完成資訊化規劃編制工作;加快建設應急指揮中心;加快與轉隸單位網路互聯和資訊系統互通。
“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如果沒有安全,還何談發展、何談民生、何談小康。”市政協副主席趙敏表示,安全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安全工作不可能一勞永逸,也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必須常抓不懈、警鐘長鳴,容不得半點僥倖,來不得半點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