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作風頑疾建營商環境——江西省政協“營商環境改善與幹部作風轉變”常委會議綜述

發佈時間: 2019-10-17 14:44:20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張正朋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並主持召開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強調中部地區要向東部沿海地區看齊,對標國際一流水準,著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江西要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區高品質發展上作示範、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上勇爭先。

  自去年起,江西省持續深入整治“怕、慢、假、庸、散”等作風頑疾,大力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幹部作風與營商環境發生了積極變化。但是,一些地方和部門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頑疾沒有根除。

  近日召開的江西省政協十二屆七次常委會議,圍繞“營商環境改善與幹部作風轉變”進行專題協商。20位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受邀與省政協常委、委員零距離交流。“民告官,官永遠有理,這哪行呢!”“官急、民急,中間的吏不急,這不能忽視!”……常委、委員們的發言直擊病灶。

  ■接續發展之作

  江西省政協首次將幹部作風和營商環境建設作為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協商議題,民主監督與紀律監督結合互動,可謂是接續發展之作。

  營商環境是一個系統性綜合性概念,包括法治環境、市場環境、融資環境、生活環境多個方面。“對我省營商環境建設中遇到的系列問題,要辯證地看,一分為二地看。幹部作風建設是營商環境中的一個主觀因素,是大有潛力可挖、大有空間可為的。”省政協主席姚增科説。

  “負責此次專題協商課題的省政協社法委在調研伊始就統一了思想,以‘支援民營經濟發展政策落地’為切入口看全省幹部作風轉變和營商環境改善。”課題組組長、省政協副主席雷元江介紹。

  為做到“心中有數”,調研組成員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講話和有關幹部作風、營商環境的重要講話精神等,並商請省委政研室提供全省作風建設調研分析材料,函請省紀委省監委辦公廳等相關部門提供了大量與民營企業相關的正反典型案例。

  “光消化30多萬字的學習材料就花了一個多星期。”課題組副組長、省政協社法委主任傅卓成深有感觸,“真是做足功課,有備而為,有的放矢。”

  3月至5月,課題組組成5個調研小組,由課題組副組長、省政協秘書長汪爽等帶隊,深入全省11各設區市80個縣(市、區)和工業園區、外埠商會,圍繞“我省幹部作風轉變取得的成績、新變化、存在的新問題新表現新動向及對策建議”“我省降稅減費有關政策落實情況及意見建議”等子課題開展調研。

  “調研小組到調研點後,分成若干小組分頭進行訪談式調研,不走‘經典線路’,不要求縣區提供材料,而是根據掌握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調研地點和對象。”省政協社法委副主任劉立松帶領的第四調研小組到萍鄉、新餘、宜春,走訪高新區、經開區、工業園區11個,與20余家商會、110家民營企業進行座談交流,掌握了大量鮮活的案例。

  “經常是座談會結束後,一對一、點對點與商會和企業進行訪談。”省政協社法委副主任吳財鋒所帶的第五調研小組到贛州市下屬10個縣(市、區)開展調研,收集到相關問題130多條。

  與此同時,課題組邀請省工商聯、國家統計局江西調查總隊圍繞“支援民營經濟發展政策落地情況”專題設計問卷,選擇1000份以上樣本進行調查;邀請各設區市政協開展聯動調研,提交調研報告和正反典型案例。

  ■鑽研務實之作

  “所有人做好通宵的準備,不完成報告決不收兵。”8月14日,雷元江、汪爽帶領《我省幹部作風需要持續發力破解的八個方面問題與十八條對策建議(審議稿)》起草小組工作到隔天淩晨5點。

  “像這樣加班加點,記不清是第幾次了。”課題主報告執筆人、省政協社法委辦公室主任熊建林説。

  調研的課題是“幹部作風”,又恰逢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課題組按照省政協主席會議的要求,發揚治學精神、鑽研精神、攀登精神,全力以赴拿出緊接地氣、經贛富民的履職成果,為全省政協系統做示範、樹標桿。

  “在報告文風上,做到調查與研究相結合、觀點與案例相統一,多講短話、實話、新話,助推問題解決的話,力戒面面俱到、面面不到。”姚增科主持召開兩次專題研討會、兩次主席會議審議調研報告,作出重要批示50多次。

  “課題組又組織調研組到6個省直部門深化調研,到黑龍江學習考察,學研吸納省內外好的觀點、經驗、做法。”熊建林告訴記者,主報告初稿形成後,還兩次徵求各位副主席、各專委會主任以及南昌、九江、上饒市政協主席的意見,同時徵求各設區市政協和專家學者的意見,提交常委會議的審議稿修改了40多稿。

  ■凝聚共識之作

  課題調研、審議、協商的過程,就是交流、交融和交鋒的過程,求同存異、化異為同的過程,建言資政與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的過程。

  8月20日,省政協十二屆七次常委會議舉行小組討論,常委、委員們分成5個小組,就推進幹部作風轉變、營商環境優化建真言、獻良策。聚焦問題,常委、委員們的發言有案例、有數字、有對策,大家通過講故事、舉例子、談數據、提建議,直擊病灶。

  “同樣是執行國家政策,有些省是想方設法幫助企業用好政策紅利,而我省一些幹部還是‘但求無過’的狀態。”省政協常委唐春山坦言,自己在外省也開辦了企業,對比上海、蘇州、泰州等地,明顯感受到江西省一些幹部“怕事”,擔當精神不足。

  “幹部作風存在的主要問題,還是在‘怕’這個字上。”劉衛東委員結合自己參與的兩起案件,介紹了幹部作風中突出的“怕”,他建議要多向廣東、浙江等省份學習,有突破創新。

  戴興臨常委也認為,當前,幹部“吃拿卡要”已是少數個別現象,影響營商環境的主要問題是“怕”。因為“怕”,造成下發文件多了,成立領導小組多了,開會多了,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

  “習慣於辦事找依據,‘領導不批我不敢幹’的作風”,陳祥樹常委深有體會。他舉例説,有位高水準的科技工作者申請省內某市的特殊人才引進項目,並提交了相關材料。第一次溝通,工作人員答覆“未收到材料”;第二次溝通,答覆“等領導研究”;第三次溝通,答覆“領導沒看到材料”……

  “‘不敢幹’‘不願幹’的作風之弊,問題在下,根子在上,表現在人,關鍵卻是機制。”楊小華委員建議,全省各級黨委、政府要再來一次解放思想大討論,對惠企政策進行一次全面系統梳理,將一些政策“幹貨”拎出來,方便操作。對不易操作的抓緊制定配套細則,未落實的馬上形成責任清單、抓緊整改,知曉度不高的要有針對性地送政策到府。

  郭家常委指出,幹部不作為還有一個內因———難作為。“由於部門之間政策、職能的不銜接,企業辦一件事少則幾十天,多則幾個月,事情在這個幹部手上解決了,到另外一個幹部那裏又辦不了。”關於幹部服務意識欠缺的問題,郭家認為不能單純“甩鍋”給基層幹部,建議建立問題負面清單和幹事創業正面清單,“該幹就要幹”。

  鄭友清常委曾在企業蹲點幫扶過,他表示,結合當前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省、市應儘快出臺對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獎懲辦法,改變目前幹多幹少、幹好幹壞一個樣的局面。

  “各部門對號入座,把任務拉出清單、挂出督辦,全面梳理、認真研究,來解決這些問題。”應邀參會的省政府副省長吳忠瓊表示,要亮出營商環境評價的“指揮棒”,抓好營商環境評價的“回頭看”,打好營商環境優化的“組合拳”,暢通營商環境優化的“快車道”,以“破繭成蝶”的勇氣,以“鳳凰涅蓜”的決心,全面優化發展營商環境,回答好江西高品質快速發展的“時代之問”。

  作風建設沒有終止符,永遠在路上。

  姚增科要求參會的常委、委員,堅持問題導向,以數據、案例為支撐對省政協相關建議案進行修改,目前已收到“花臉稿”100多份。

  9月27日,省政協還組織常委會議請假常委集中研討建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