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圍著兒孫轉”,“新老人”規劃“新生活”

發佈時間: 2019-10-08 10:26:05 |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 作者: 張玉潔 周勉 | 責任編輯: 江虹霖

原標題:不再“圍著兒孫轉”,越來越多“新老人”規劃“新生活” 

“老年人也應該與時俱進,跟上社會發展的潮流。”在車水馬龍的長沙街頭,82歲的朱元亮舉著錄影機,一邊取景一邊對記者説。近十年來,他平均一週參加三次社會活動,自學了電腦和攝像,還出過影集,拍攝製作了近5000條視頻……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不少像朱元亮一樣的老年人逐漸改變生活狀態,他們不再整日“圍著兒孫轉”,開始為自己規劃晚年生活。

從“傳統老人”到“新老人”

1997年剛退休時,朱元亮也嘗試通過“打牌”消磨時間。“突然沒事做了,人也難受。”他説,有時一坐就是一整天,腰酸背痛,加上老伴不喜歡,漸漸地,他也就沒去了。

後來,小外孫的到來,讓朱元亮和老伴又忙碌起來,帶外孫成了他們生活中最大的樂趣。“我的兩個外孫都是我帶大的!現在一個讀大二、一個已經大學畢業工作了。”提起孫輩,朱元亮滿臉幸福。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之一,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已突破2.5億,佔總人口數的17.9%。在這群人中,像朱元亮這樣出生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的老年人,歷經動蕩,年輕時因為基礎設施和物質生活的匱乏,生活十分艱苦。

“他們子女眾多,自我意識相對較差。”專門服務於老年群體、于2009年9月創刊,如今已成為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市場化報紙之一的《快樂老人報》社長趙寶泉告訴記者,他們曾專門針對受眾做過調研,將20世紀50年代之前出生的稱為“傳統老人”,20世紀50年代之後出生的稱為“新老人”。

趙寶泉説,由於成長環境的變化,“傳統老人”和“新老人”在特點和心態上有一定差異。“但隨著‘新老人’群體的增長和社會環境的變化,當代中國老年人對生活開始有了新的追求。”

因為愛好文學,年輕時朱元亮就常常給報紙、雜誌投稿。退休後,利用帶孫兒的空檔,他還曾用鐵筆、鋼板、油紙一筆一畫刻錄下“個人回憶錄”,油印了好幾本送給親友。

隨著孫輩長大,朱元亮有了更多空閒時間,看著孩子們一個個生活安定,他這才靜下心,開始思考做點“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寫作便是其一,看到周圍開始有人使用電腦打字,速度快且字跡工整,於是他每天都跑去跟別人學習。

2003年,朱元亮有了第一台自己的電腦,雖然因為“總是記不住五筆口訣”,導致他用電腦打字還沒有手寫一半快,卻絲毫沒有影響他寫作的激情。

“很多報紙都登過我的稿子,《快樂老人報》創刊第一期就登了我的文章。”朱元亮自豪地説。

“新老人”有了“新生活”

退休後就收到丈夫的離婚協議書,曾讓65歲的“魚尾巴”(網名)産生輕生的念頭。“那段時間特別難熬,空虛,覺得日子過不下去了。”她説。

在家悶了很長一段時間,一次偶然的機會,朋友帶“魚尾巴”參加了由《快樂老人報》發起的長沙老年人同城聚會,聚會上,她認識了不少同齡人。漸漸地,她跟著大家一起跳舞、學攝影、學樂器,生活多姿多彩。

“我專門買了一台智慧攝影機,他們有活動我就去幫忙。”“魚尾巴”告訴記者,她最近又加入“快樂老人大學”開始學揚琴,為了方便練習,她買了兩台揚琴,教室一台、家裏一台。

9月20日,在《快樂老人報》創刊十週年慶典上,拿著錄影機在現場幫忙拍攝的“魚尾巴”,穿著時髦的明黃色連身褲,完全看不出年紀。“老年人一定要心態好,心態好身體才會好,這才是真正給子女減輕負擔。”她説。

“十三五”期間,中國加快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在湖南,為了滿足當前老年群體文化養老的需求,2017年,在當地政府部門的支援下,《快樂老人報》創辦了集老年資訊、教育、社交、購物、旅遊、健康等功能于一體的開放式“快樂老人大學”綜合服務平臺。目前,在省內外已有近百個校區。

和“魚尾巴”一樣,朱元亮也是“快樂老人大學”的學員之一,他所在的校區位於長沙豹子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距離他家僅需步行4分鐘。中心除了給老年人提供學習場地,還設置了小超市、食堂、法律諮詢和棋牌娛樂室等。目前,主要服務於居住在周邊13個小區的近萬名老年人。

“長沙非常重視老年教育工作,社區免費將場地提供給我們做老年大學。”豹子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副主任尹堂龍介紹,為了滿足老年人文化養老需求,中心註冊成立了長沙市天心區新天藝術團,鼓勵老人參加各類文藝活動,目前已有220名團員,平均年齡60歲以上。

“主要來跟人交流。”朱元亮説,他通過“快樂老人大學”認識了很多本地的同齡人,《快樂老人報》還號召他們成立同城會,老人們經常聚集在一起搞活動,他主要負責為活動寫稿錄影,為了做好這個“工作”,他又自學了視頻剪輯還有微信、抖音等社交軟體。

“老年人需要傾訴,需要‘被需要’,需要‘人生永不落幕’。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地滿足他們這些需求。”趙寶泉説。

老年人有自己的追求

中國老年大學協會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國共有各級各類老年大學和老年學校6.2萬所,在校學員800多萬人,參加遠端學習的學員500多萬人,已基本形成省、市、縣、鄉辦學網路。

除了“上學”,如今,越來越多老年人開始重視自身需求,用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實閒暇時間,提升晚年生活品質。

某海軍部隊轉業軍人吳先聲退休後,將大半時間花在社會公益活動上,曾為不少報刊、電視臺提供過手稿和資料。如今已87歲高齡的他身體依然硬朗,不久前他又跑去為單位歡慶國慶節、重陽節舉辦的老年門球賽當裁判。“人要有追求,才能越活越年輕。”他説。

和吳先聲一樣,一直從事攝影工作的謝卓勳在退休後也依舊沒有放棄這份“事業”,如今已70歲的他,把攝影從工作變成了日常的愛好和習慣,還經常義務教“學生”,“遇到有同齡人跟我請教如何攝影,我都會手把手教他們。”謝卓勳説。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黨和政府把老年人的福祉記挂在心,一項項惠老政策陸續出臺、一處處為老年群體的服務設施加快建設,為老年人帶來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養兒防老,積谷防饑”的老舊傳統逐漸成為歷史。

現在只要出門,朱元亮必須攜帶的不是手機而是一本《湖南省老年人優待證》。“我已經用了12年,節省了不少錢。其實,也不是用價來論,它體現了政府對老人的一份情和一份愛。”他説。

在中國,還有這樣一群“特殊”的老年群體。他們傾其一生為國家奉獻,將自己的名字鐫刻在共和國的豐碑上。為了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手中,90歲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始終沒有停下自己再攀高峰的腳步。“這個獎分量很重,對我是一個鞭策。”剛剛獲得國家勳章的他樂觀地表示,“我現在是‘90後’了,幹勁兒還足得很!”

目前,中國已建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16.38萬個、各類養老服務床位746.3萬張;全國養老機構以內設醫療機構、簽約服務等不同形式提供醫療服務的比例達到93%;高齡津貼制度已實現全國省級層面全覆蓋,30個省份建立了養老服務補貼制度,29個省份建立了老年人護理補貼制度。(記者 張玉潔 周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