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勝:加強臺青國族認同 需要更多的“走進來”

發佈時間: 2019-09-29 09:13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盧佳靜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姚志勝:加強臺青國族認同 需要更多的“走進來”

兩岸學子只有多交往、常交往、深交往,台灣青年才能更多從“他們”身上看到背後的祖國,進而有意願走進祖國。

香港持續3個月的暴亂,廢青暴徒是主力。廢青形成的重要原因,是國族教育的缺失。這也提醒我們,要做好促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工作,需要特別重視加強台灣青年的國族教育。

我們必須正視,隨著台灣民進黨當局不斷在島內教育系統中推行“去中國化”,台灣青少年學生是否會出現更多的“天然獨”,情況令人憂慮。比較而言,大陸高等院校是對台灣學生進行中國人應有的國族教育的理想場所。

從政策上講,愛國主義教育是大陸高校的核心教學支柱,系統而完整。大陸教育部明確要求,各高校要完善相關本科專業類教學品質國家標準,把愛國主義教育與專業教育緊密結合,全方位、多渠道融入人才培養體系。

從傳統上講,大陸高校有深厚的愛國傳統,不少大陸高校歷史悠久,見證了國家數十年甚至逾百年的發展,校史本身就是中國現代史的一部分。部分院校更是五四運動以及抗日戰爭等愛國運動的中堅,台灣學生就讀這些院校,可以秉承這些院校的愛國傳統。

從生活上講,在大陸求學生活,本身就是融入國家發展的自然場域。台灣學生在大陸校園與各省市的學生共同學習,除可得到專業知識,更可從與大陸學生的日常生活交流中,了解到祖國地大物博,及時接收國家時事要聞,直接感受書本以外最真實的國情。

從學術上講,台灣學生從與各專業課程的學習中,可以見識到國家在經濟、社會、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最新成果,了解國家面臨的歷史性機遇及困難挑戰,對國情有更多理解和思考。

據台灣《聯合報》在2018年9月公佈的民調顯示,四成台灣民眾願意讓孩子去大陸唸書,創9年來新高,顯示大陸做好這方面工作有極大的空間。建議中央在財政和其他方面提供支援,安排大陸大專院校進一步擴大對台灣招生,特別是擴充本科生學額,盡可能吸引更多的台灣學生到大陸求學,直接感受和融入強國時代的國民生活,加強作為中國人的國民身份認同。

與此同時,大陸也要鼓勵更多大陸學生到台灣就學。事實上,大陸在全面的國民教育熏陶下,一般的學生思想中,愛國意識已經紮根。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留學的中國學生,都是反對“台獨”、維護國家統一的生力軍。每每在知悉損害我們民族嚴尊、破壞國家統一的事件後,他們總是以各種方式包括在當地自發組織活動,表達愛國情懷。香港出現侮辱國家民族的暴亂,海外的大陸學生就發出了強烈反對“港獨”的聲音。大陸學生到台灣就學,通過增加兩岸學子的深度交往,可以對台灣青年的國族身份認同産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