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蘇華:一顆報國心 一條職教路

發佈時間: 2019-09-25 10:17 | 來源: 團結報 | 作者: 萬李娜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2014年4月20日,蘇華(右)在四川省涼山州越西縣梅花鄉中心學校調研。

他是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中華職教社副理事長、四川國弘現代教育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蘇華。

29年來,蘇華以一顆報國之心,矢志不移發展職業教育,見證和參與了職業教育翻天覆地的變化,為社會培養了無數技能人才,幫助千萬家戶庭脫貧致富。

他不僅有開辦學校的教育實踐,更是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圍繞教育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建言獻策,為國家教育改革貢獻力量和智慧。

一個志向:從事職業教育“裕國利民”

20世紀90年代初,蘇華在勞動部門培訓中心工作時,讀到了黃炎培先生主持起草的《中華職業教育社宣言書》,宣言書中描繪的“學校無不用之成才,社會無不學之執業,國無不教之民,民無不樂之業”的美好願景讓蘇華倍感嚮往。

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蘇華在內心種下一個“夢想”:讓更多的人“從事實業”“發明新器物”。此後,蘇華閱讀了大量職業教育方面的書籍和資料,愈發覺得職業教育可以讓每一個人都有一門安身立命的手藝,能夠“裕國利民”。憑著這份憧憬,蘇華毅然走上了職業教育的道路。

20世紀八九十年代,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正在進行,各行各業也都急需大量的合格勞動者,然而,當時全國文盲、半文盲比例在15%以上,職業技能人才更是缺乏。因此,政府開始鼓勵職業教育辦學主體多樣化,為經濟建設培養更多合格勞動者。

然而彼時我國職業教育還處於發展初期,一個突出的特點是:由於傳統職業院校在教學方法上偏重理論,實踐操作普遍薄弱,成為了“黑板上的職業教育”;另一方面,職業教育對接産業前沿、服務企業需求的能力和意識不足,課程教材的知識內容相對滯後,很多學員到了崗位上才發現很多知識用不上。

蘇華決心改變“黑板上的職業教育”這種現狀。

“我們在辦教育的過程中,始終把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放在首位,根據自身特點和人才培養需要,主動與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等方面開展合作。”蘇華的行動走在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前列。

蘇華接手的四川省中江職業中專學校,在過去辦學條件差,實訓設備幾乎沒有,在多年的發展中,始終狠抓産教融合,把這所學校創建成為全國首批改革發展示範學校。

蘇華注重課程的改革,培訓課程涵蓋了電腦、美容美發、烹飪、外語培訓等多個方面,常常處於生源火爆的狀態,大量的下崗工人、農村勞動力人口等通過培訓持證上崗找到了一份好工作,還有不少學員發展的非常好,成了公司骨幹。

職業教育給許多人帶來了命運的轉折,蘇華的教育夢想開了花。回顧發展歷程,蘇華説得最多的,就是時代的推動。

見證了我國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蘇華,深刻地認識和感受到新中國成立70年來,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與發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國家將職業教育發展作為基本國策之一。中共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實施了一系列的職業教育改革和創新,為祖國各條戰線源源不斷地輸送了數以億計的人才。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職業教育在教育界屬於‘冷板凳’。現在職業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已成為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蘇華的言語中透露著欣慰。

從事職業教育29年來,蘇華面臨的困難並不少。他感到,辦好職業教育,最難的就是人才成長立交橋的建立和長期投入不足。

蘇華從未想過放棄,因為他有一個美麗的職教夢:促進構建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立交橋,讓職業教育成為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的教育類型,不再是一個層次教育,讓老百姓認可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真正做到教育公平。

他是為夢想堅定前行的人。

一種行動:長期職業教育扶貧實踐

“培養一名技工,致富一個家庭”。蘇華的內心一直堅定這樣的信念。這份信念不是偶然,而是來自於他在四川涼山地區長期的職業教育扶貧實踐。

彝族學生劉福秀的家在涼山深處的會理縣雲甸鄉荊涼村。從村裏到縣城,要走58公里崎嶇的山路。這裡交通閉塞、教育落後,人們靠天吃飯,沒有一技之長,很多家庭經濟困難。

6年前,劉福秀來到會理職校免費學習。剛到學校的劉福秀,文化基礎很差、普通話説不好、性格還很自卑內向……如今,在北京某公司任客戶經理的劉福秀,月純收入已有4000多元。

劉福秀的成長故事就是數千萬涼山地區優秀中職畢業生就業成才的縮影。

大小涼山地區自然條件和生存條件惡劣,在許多山區,多數人還是習慣於靠天吃飯,經濟與産業結構單一,先進的生産技術得不到普及和應用,生産效率較低。蘇華認為,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態,最重要的是提高貧困山區勞動力的綜合素質和轉變生産方式。其中,教育扶貧尤其是職教扶貧,是治窮致富的一項根本舉措。

2008年5月,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召開四川省職業教育攻堅大會,蘇華作為唯一職業院校代表在會上發言。2009年以來,貫徹落實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職教攻堅大會會議精神,蘇華團隊深入涼山彝族自治州發展職業教育,開展職教扶貧,投資舉辦會理現代職業技術學校、西昌現代職業技術學校和四川應用技術職業學院,為涼山民族地區孩子打造國內一流的職業教育學習、生活、實訓環境,形成從中職、專科到本科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成長立交橋,初步構建了符合國家職業教育發展要求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20多年間,蘇華負責的教育集團每年為5000余名貧困學生減免學費、生活費1000多萬元。在涼山州的各民族學生已達萬人,教職工700多人,累計完成職業技能培訓10000多人次,畢業生98%獲得中級及以上技能證書,就業率達99%……

蘇華説:“要真正發揮教育作為公益性事業的作用,不讓任何一個孩子因交不起學雜費而失學。”他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

多年來,蘇華和同事們多次前往大小涼山地區比如甘洛縣、越西縣、喜德縣等地,開展多次調研,與學校老師、同學交流,詳細詢問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工作、收入情況、對政府有什麼期盼等問題,獲得了當地少數民族同胞的高度認可。

飲水思源,服務社會。蘇華一如既往地聚焦職教扶貧,目前他正致力於繼續辦好藏區白玉縣中職人才培養班、幫扶彝區美姑縣等地區“中式烹飪師”培訓班等扶貧項目。

除此,蘇華力所能及地開展慈善活動。目前,他打算向中華同心溫暖工程基金會捐款1000萬元的基礎上再捐款1000萬元,捐款200萬元用於資助貴州黔西縣貧困學生150名,引入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300萬元捐款支援民建中央定點幫扶的河北豐寧縣建設雙師課堂項目。

一片赤誠:為國家教育改革建言

2014年6月,國務院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蘇華作為唯一民辦院校代表在會上作典型發言,受到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身為全國政協委員,不管是在全國政協大會上,還是在全國政協雙週協商座談會上,蘇華的建言獻策大多圍繞職業教育展開。伴隨著黨中央國務院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和多項重大措施的推出,蘇華的一些建議也在國家和教育部門的有關文件中得到了回應。

提出充分發揮職教扶貧的重要作用,積極在貧困地區開展職教扶貧;建議培養造就大批新興職業農民;提出增加面向中職生的“職教高考”,實施“因材施考”,最後做到“擇材錄取”……眾多建言中,蘇華最為重視和牽掛的是“職教高考”。

2016年,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蘇華作了《增加職教高考,做到因材施考》的大會發言,就職業教育改革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選拔和培養提出建議,受到廣泛認同。

蘇華認為,當前,我國職業教育吸引力不強的根本原因在於技術技能型人才成長的通道問題,而職教高考是關鍵環節。

“如果説普通高中畢業生升入本科高校的通道是陽關大道,那麼中職學生的通道就是羊腸小道。”蘇華發現,目前的高考主要為普通高中畢業生服務,中職學生升入本科學校,只能選擇參加普通高校職教師資和高職班對口招生考試,考核方式忽略了技能考核,而且招錄數量極少,錄取比例很低,完全不能滿足學生升學需求。

事實上,從2013年起,蘇華連續多年針對職教高考提出實施“因材施考”,最後做到“擇材錄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建議在教育部關於高考改革的有關文件中得到了體現。

如今,職教高考制度的完善和落實成為蘇華最關注的問題。“落實職教高考制度是實現人才成長的縱向銜接,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實現人才成長的橫向銜接。”蘇華説。

“在辦好教育的同時,圍繞教育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開展高品質的調研活動,積極建言獻策,努力為國家教育改革作貢獻。”擁有多重身份的蘇華,把參政議政作為自己的工作重點之一。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蘇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注重緊扣“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兩方面雙向發力”來履職。

作為民建會員,蘇華也關注著參政黨的建設,他認為,參政黨成員首要的是堅定政治信念,堅持接受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將此作為最根本的政治信念、政治原則、政治立場;還要弘揚優良傳統,堅持肝膽相照,講真話、建諍言、當諍友;另外要學習高尚風範,把民主黨派先輩們濃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和舍家報國、服務社會、造福民眾精神貫穿始終。

作為國有企業董事長,蘇華始終把推進企業改革創新放在首位,面對教育領域不斷深化改革的新要求,面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一光榮使命,蘇華敢於擔當、砥礪奮進,帶領公司取得快速發展。

近年來,蘇華著有《職業教育標準化管理探索與實踐》《構建技術技能型人才“立交橋”實踐研究》等專著,擔任主編併發行《大學生創新創業探索與實踐》《新時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等高校教材,並獲師生與專家好評。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人民政協報》《中國教育報》《團結報》等報紙雜誌上發表文章50多篇。

“忠肝不懼創業難,壯志踐行報國心。百計千方謀發展,廿載攻堅獻吾身。”喜歡閱讀的蘇華用一首詩表達了20多年來的堅守與努力。

從讀到《中華職業教育社宣言書》那時起,蘇華找到了鍾情的事業,奮鬥的方向,將個人成長與國家和社會發展緊緊聯繫在一起。正是不忘從業初心,砥礪奮進,才有了夢想花開,鋪就生命的一路繁花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