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組委紅十字救護站展“第一救”續寫紅十字人道情懷

發佈時間: 2019-09-21 19:03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江虹霖

中國網北京9月20日訊 9月17日下午3時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與北京冬奧組委合作備忘錄簽署暨紅十字救護站啟動儀式”剛剛結束,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區紅十字救護站正式揭幕之際,一名冬奧組委工作人員身體感到極度不適前來尋求幫助。


圖:9月17日下午3時許,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區紅十字救護站醫護人員、紅十字博愛救護隊隊員協同趕來的急救車醫務人員對患者進行有關檢測和處理

這名患者感覺面部發癢,到達紅十字救護站時已出現了一定面積的皮疹,而且在不斷擴大。經過醫護人員得知,患者是在吃了一塊夾心巧克力之後,出現這個狀況。救護站醫生對其進行了測量血壓、心率等針對性初步檢查,判斷為急性食物過敏所致,並進行了抗過敏的初步處理。雖然患者的症狀有所緩解,但還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為了防止他由於急性皮疹出現喉頭水腫以及其他狀況,站內醫生建議立即轉移到最近的首鋼醫院進行進一步治療,並幫助患者緊急呼叫了救護車。

當時恰逢啟動儀式後領導、嘉賓來救護站調研檢查,現場很多人還以為是安排的演練,目睹了這場突如其來的現場救護,大家對醫護人員的專業、高效給予了充分肯定。

負責紅十字救護站援建工作的中國紅十字會博愛基金秘書長張旭東説,這場“緊急救助”的突發事件,正好證明了紅十字救護站的重要性,雖然沒有硝煙、沒有槍炮,但救護站的功能設計和存在不就是為了一個又一個的生命和健康嗎?這是值得我們欣慰的事。

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區紅十字救護站位於首鋼園西十中心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區,醫務人員均來自三級綜合醫院——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由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護師、檢驗師、藥劑師組成,為冬奧組委工作人員,冬奧廣場的國內外遊客和運動員們提供醫療、紅十字應急救護等服務,以及開展有關紅十字志願活動。

上述救助經歷,是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區紅十字救護站揭幕後的首例救護。接下來在中國紅十字總會和冬奧組委以及各方的努力下,中國紅十字會博愛基金、中國紅基會幸福天使基金將攜手北京市紅十字會、河北省紅十字會,努力實現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競賽、非競賽場館紅十字救護站全覆蓋。

圖: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區紅十字救護站

賽場如戰場,不同的戰場,一樣的人道情懷。紅十字組織最初就是“進戰地”救護那些受傷的戰士,後來擴大到“進戰場”,為在戰場上受傷的人以及救護人員和戰地醫院提供保護並保證他們的中立性,所以創建於1863年的“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最初名稱叫“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後來紅十字事業才由戰爭“應急救護”轉向全世界包括平民在內的人道主義救助,包括“進難民”和到社區“進平民”。

圖: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梁惠玲(左)與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張建東為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區紅十字救護站揭幕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是中國具有標誌性的大事件,確保舉辦一屆卓越精彩非凡的冬奧會是中國對世界的莊嚴承諾。9月17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與北京冬奧組委合作備忘錄簽署暨紅十字救護站啟動儀式的舉行,希望充分發揮紅十字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為2022年冬奧會提供救護培訓、無償獻血、急救保障資訊諮詢等服務,全力以赴的參與和推動相關服務保障工作的開展。

賽場如戰場,不同的戰場,一樣的應急救護。冰雪運動項目比賽激烈、驚險、刺激,受外界自然因素條件影響更大,運動員受傷害頻次和幾率較高,因此賽場的應急救援就更加的必要和必須。紅十字服務2022年冬奧會,中國紅十字會博愛基金、中國紅基會幸福天使基金援建紅十字救護站,將努力做到競賽場館全覆蓋、應急救護全方位,安全保障全技能,參賽觀賽人員全滿意的四全服務。

賽場如戰場,不同戰場,一樣的“健康中國夢”。健康中國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院前急救作為健康中國大戰略中最首要環節,是解決百姓健康最後一公里的根本性問題,如今院前急救已經在全國20多個城市立法,把院前急救教育培訓納入整個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將院前應急救援基礎知識納入中小學義務教育課程,開展公益性安全避險應急救護培訓,組織自救互救演練等已經成為各方共識。而紅十字救護站援建以立足景區,服務社區為原則,圍繞“五個一”核心:實施一系列“紅十字救護站”援建;培訓一批景區應急救護人員;開展一系列紅十字志願服務;實施一系列以愛育愛·金童計劃和精準扶貧計劃;建立一批紅十字博愛救護隊,以豐富的形式開展公益化社會服務,除了要讓紅十字應急救護服務進景區、進社區,服務功能更加貼近百姓,解決應急救援最後一公里問題外,還是提高社會文明、深化人民群眾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面鏡子和試金石。

賽場如戰場,不同戰場,一樣珍貴的奧運遺産。紅十字服務2022年冬奧會,援建紅十字救護站,不僅在賽時發揮應急救護作用,在賽後也將成為冬奧珍貴的遺産,為各大場館(園區)後冬奧時代開展更多、更廣的群眾性體育文化活動保駕護航,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營造“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良好社會風氣,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貢獻紅十字的人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