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由來

發佈時間: 2019-09-18 21:59:06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和海佳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的革命鬥爭,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由中國共産黨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團體、各界愛國人士共同創立的。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又稱“新政協”,以別於1946年1月召開的“舊政協”。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共産黨和國民黨在重慶談判,決定為組諸新政府而召開政治協商會議。1946年1月10日,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參加這次會議的有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産黨、中國民主同盟、中國青年黨和社會賢達五個方面。同年11月,國民黨撕毀政治協商會議決議,單方面宣佈召開“國民大會”,遂使政治協商會議即舊政協解體。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佈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的口號,提出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無黨派民主人士及國外華僑積極響應,參加籌備新政治協商會議。

1949年1月30日,北平宣佈和平解放。6月15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北平開幕,參加會議的有23個單位的代表共134人。9月17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正式決定將新政治協商會議定名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舉行,宣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正式成立。參加會議的有46個單位的代表共662人。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這三個為新中國奠基的歷史性文件。會議還通過了關於國旗、國歌、國都、紀年等項決議,會議選舉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的委員。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當時還不具備召開普選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條件下,肩負起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重任,完成了建立新中國的歷史使命。

1954年9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並公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至此,作為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以圓滿完成其歷史使命而載入史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後,人民政協作為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組織繼續存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由中國共産黨、8個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灣同胞、港澳同胞和歸國僑胞的代表,以及特別邀請的人士組成,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根據中國共産黨同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對國家的大政方針和群眾生活的重要問題進行政治協商,並通過建議和批評發揮民主監督作用。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組織參加本會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參政議政。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一切活動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為根本的準則。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設全國委員會和地方委員會。

政協全國委員會每屆任期5年。設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和秘書長。政協全國委員會全體會議每年舉行一次。

省、自治區、直轄市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委員會;自治州、設區的市、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和市轄區,凡有條件的地方,均可設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各地方的地方委員會。地方各級委員會每屆任期5年。

政協全國委員會對地方委員會的關係和地方委員會對下一級地方委員會的關係是指導關係。

(中國網記者 和海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