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應對中美經貿摩擦? 民企一定要讀懂這些大咖説的話!

發佈時間: 2019-08-23 09:20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江虹霖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中國網西寧8月23日訊(記者 江虹霖)由全國工商聯與青海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22日上午在西寧舉行。大會發佈了“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和《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分析報告》。

過去一年,中國民營經濟在經歷中美貿易摩擦,企業資金鏈趨緊等挑戰後,民營企業500強作為中國民營企業的“領頭羊”,仍然交出了亮眼成績單。

與2018年相比,今年入圍企業的資産和規模進一步提高,企業的品質效益和産業結構持續改善,“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且更加穩健,自主創新能力、産業融合深度、遵規守法意識不斷增強,一些超大型企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很多企業更加注重承擔社會責任,為實現“六穩”作出了積極貢獻。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中國民營企業如何應對風險與挑戰,保持穩中有進,進一步釋放活力?“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上大咖發言含金量極高,值得細細琢磨。

高雲龍: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

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中國網  鄭亮攝)

堅定發展信心,自覺把企業發展同國家民族命運結合起來

民營企業只有紮根于國家、民族的土壤中,才能根深葉茂屹立不倒;民營企業家只有參與到國家、民族的發展中,才能彰顯自己和企業的價值。

堅持做精主業,加快推動民營企業高品質發展

廣大民營企業要秉持工匠精神,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裏深耕細作,加強品質品牌建設,從規模的擴張轉為品質的提升、品牌的拓展和標準的制定,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和一流品牌。要努力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舊動能轉換和創新驅動等發展戰略中有所作為,努力在服務國家戰略的同時形成新的技術優勢、市場優勢、模式優勢。要努力實現管理模式的迭代升級,持續推動公司治理結構優化,以公司治理結構現代化促進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在高品質發展中培育出世界級企業領袖。

加大技術創新,努力增強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

當今世界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科學技術的競爭,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當前,民營企業在關鍵領域被卡脖子問題依然突出,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現象還有不少,我們既要用好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成功經驗,更要有自主創新的骨氣和志氣,要下決心下大力氣攻克一些前瞻性技術、顛覆性技術,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機遇。

努力回報社會,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廣大民營企業要進一步提升境界格局,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富而有德、富而有愛、富而有責、富而達人,在擴大就業、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參與光彩事業、投身“萬企幫萬村”行動、開展公益慈善等方面積極作為。

徐樂江:唯有自強,方可恒勝

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徐樂江(中國網  鄭亮攝)

思考民營經濟的未來與方向,離不開對形勢的分析和研判。

——放眼世界,當今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民營企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並存。

——著眼中國,新形勢對民營企業提出了新要求。當前,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要求民營企業發展速度換擋、結構優化、動力轉換,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新發展理念,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檢視自身,民營企業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從整體上看,我國民營企業“大而不強”的矛盾依然突出,特別是在自主創新能力、資源利用效率、資訊化程度、內部治理結構、品質品牌效益等方面,與國際先進企業相比仍有明顯差距。從今年的世界500強榜單看,我國入圍企業數量增加不少,有些企業名次進步很快。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規模上的“大”並不等同於實力上的“強”。衡量是否“強”的標準,關鍵在於核心技術強、創新能力強、品質品牌強、人才隊伍強、社會責任感強;關鍵在於盈利能力、價值創造能力、風險控制能力、可持續且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較高的資本收益率等。

——展望未來,我們要充滿自信滿懷希望。當前,以智慧化、網路化、數字化為核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興起,與前三次工業革命不同,這一次我們由旁觀者、跟隨者變成了全面參與者和重要推動者,在某些方面我們還是引領者。同時,也要看到我國擁有完整的産業體系、巨大的市場空間、豐富的人力資本。這就是我們的信心所在,也必將為民營企業做強做優、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提供難得的歷史機遇。

7點希望

一是希望大家堅定理想信念,聽黨話、跟黨走;二是希望大家堅持創新發展,加快轉型升級;三是希望大家嚴格守法誠信,加強內部治理;四是希望大家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實現綠色發展;五是希望大家強化品牌意識,提升品質效益;六是希望大家推進開放融通,實現共贏發展;七是希望大家積極回報社會,履行社會責任。

梁穩根:如果不能實現數字化轉型,就會面臨淘汰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三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梁穩根(中國網  鄭亮攝)

三一集團今年有620億銷售收入,全年將突破1200億銷售收入,主要是得益於數字化轉型。他表示,如果我們不能夠抓住第四次科技革命機遇,不能實現數字化轉型,就會被淘汰。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對於數字化轉型,梁穩根提到了五點。首先,數字化轉型是智慧行銷。第二,智慧供應鏈,與全球供應鏈相連。第三,智慧設計。智慧設計是非常重要的,比智慧生産更重要。第四,構建智慧産品的數字化平臺。第五,智慧化運營。第六,智慧生産。

他認為,在製造企業中,智慧生産和智慧設計分開非常有必要的。産品製造要有標準圖,各地不同的車間都可以用這個標準圖。作為一家製造型企業,三一的數字化轉型首先就要把業務從線下放到線上,這樣才能搭上人工智慧的班車。

“我們提出兩個戰略,進入大城市和進入大産業。今天我們的目標是要成為智慧製造企業,讓中國大型製造企業帶動小企業,推動中國從製造大國成為製造強國。”梁穩根説。

朱建民:“沒有偉大的自信,註定幹不出偉大的事業”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奧克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朱建民(中國網  鄭亮攝)

初心指引方向。對奧克集團來説員工不是負擔,而是資産,是企業發展動力的源泉。企因人而興,企無人則止。正是我們明確了奧克處理“人與人之間,員工與企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國家、社會和自然環境之間”關係的基本準則,才孕育而生了奧克“財散人聚”的持股方式和“共創共用”式的股權激勵,才形成了奧克最核心的凝聚力——一大批有奮鬥精神的志同道合科技創新人員。我認為,他們就是奧克自主創新與高品質發展的強大內在基因。

主業決定力量。我認為,做精主業是企業基業長青、永續發展的正道。打造成百年老店,必須有定力、有韌勁、有耐心,發揚工匠精神,堅持不懈在核心主業中深耕細作、精雕細刻,創出一流産品、一流服務、一流品牌,才能贏得主動、贏得市場、贏得未來。

信心助力成長。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轉變發展理念、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不會一帆風順。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正在發生深刻而複雜的變化,特別是中美經貿摩擦負面影響疊加國內經濟下行,可能未來一段時間我們做企業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始終磕磕絆絆。但是我對中國經濟穩中進、走出下行、重新走向繁榮有信心、有底氣。

我的信心和底氣,來自黨中央的堅強領導。

我的信心和底氣,來自我們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我的信心和底氣,來自我們國家改革開放40年創造的中國奇跡。

我的信心和底氣,來自優秀企業家的榜樣示範。

滕泰:把握新經濟的價值創造規律,是當下必須面對的最大挑戰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萬博兄弟資産管理公司董事長滕泰(中國網  鄭亮攝)

理性應對外部衝擊,充分重視國內市場的成長潛力

對中國而言,即便沒有中美貿易爭端,我們也要做好國際貿易順差持續下滑的準備。在這個轉變過程中,企業家既要對進口增加、出口增速放緩帶來的外部衝擊有足夠重視,同時也要以戰略眼光更重視中國國內市場的持續成長。

預計到2023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對於民營中國企業家而言,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未來全球最大的市場、最大的商業機會還在中國。

全球供應鏈調整和重構,為“國産替代”帶來巨大的商業機會

有企業家提出,5G産業會有兩套體系,美國主導一套體系,中國主導一套體系,一時間讓很多人驚詫不已。實際上在很多産業,一定程度的二元化甚至多元化已有先例。

面對部分國家用産業鏈斷供作為貿易爭端的武器,各國企業必然會追求在關鍵供應鏈上的相對獨立,從而在某些産業形成一定程度的二元化和多元化,這也並不完全是壞事,關鍵看我們如何應對。比如,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在5G産業已經完成了關鍵技術的探索,麒麟、巴龍等一系列晶片和鴻蒙作業系統的研發和推出,給相關産業帶來快速發展的機會。抓住全球産業鏈調整和重構帶來的機會,中國將涌現出更多的科技創新企業;與這些産業重構相關的上下游企業也將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認識工業化和城鎮化後期的特徵,把握新經濟的價值創造規律

對於搭乘工業化和城鎮化快車成長起來的中國民營企業家而言,如何適應工業化後期和城市化後期經濟的新特點,把握新經濟的價值創造規律,是當下必須面對的最大挑戰!

首先,從産業結構上來看,須深刻認識到未來産業結構轉型的挑戰和機遇。從長期趨勢來看,未來某一天中國産業結構會呈現“二八現象”:即知識産業、資訊産業、文化産業、金融産業和其他社會服務業等軟産業將增長到GDP的80%;而傳統産業製造業的比重會降低到20%。上述産業結構變化趨勢,一方面帶給傳統製造企業更多的轉型挑戰,同時又給哪些新興産業更多快速成長的新機遇?此外,在未來長期城鎮化還有10%發展空間的背景下,那些跟前期快速城鎮化相關的産業鏈,比如房地産、建築建材、裝飾裝潢等幾十個産業,將迎來怎樣的轉型挑戰?那些與“生活方式城鎮化”相關的新産業,又將帶來哪些新的商業機遇?

其次,每一次經濟結構轉型,都是一輪新經濟的起點。2019年雖然傳統産業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但是5G、新能源、人工智慧、物聯網、基因技術、腦科學等新技術突破和新産業爆發,也都孕育著巨大的增長前景。

最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須把握新經濟的軟性特徵,加快企業轉型。

無論是一件品牌服裝,還是一瓶飲料、一部手機、一台電腦,其中軟價值越來越高。傳統製造業如果不能繼續通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傳統手段維持生存,那麼將如何向“軟價值創造”轉型?

滿足美好生活需要,還需要更多的知識教育産品、文化娛樂産品、資訊傳媒産品、金融産品、以及養老休閒等高端服務産品——這些産品的創造,大部分並不消耗自然資源,而是靠人的創造性思維。然而,靠智慧創造財富的軟産業,與傳統製造業的價值創造規律可能完全不同。比如,對於研發、設計、品牌、創作而言,大部分投入可能都是無效投入,面對這些無效投入,我們傳統企業家能接受嗎?如何接受新經濟的無效投入?如何提高軟價值創造的有效投入?

對很多傳統産業而言,市場不是創造出來的,客戶原本就在那裏。而對於很多新經濟和軟産業而言,需求是要靠新供給創造出來的——新時代的企業家應該給如何通過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創新,用新産品供給創造、引領新需求?

總之,經過四十多年的高速增長之後,隨著國內外形勢的變化,結構轉型已經是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家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推薦閱讀:

2019中國民企500強 這些企業最賺錢!

厲害!除華為納稅890億,還有這幾家民企納稅過200億

最全!這裡有2019中國民企500強完整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