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夜經濟不是吃喝那麼簡單 北京市政協委員建議 “夜經濟”需走出“斗室”的産業業態

發佈時間: 2019-08-22 10:21:34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張正朋

  “老闆,烤串咋還不上啊?都等著呢。”

  “得嘞,馬上。”

  深夜10點的北京五棵松商圈,熱鬧非凡。記者剛一齣地鐵站,就看到五彩斑斕的燈光走廊裏,熙熙攘攘的遊客們拿著手機,一步一停地拍照。不遠處,歌聲與嘈雜聲不時傳來,那是供食客們果腹的深夜食堂。

  7月9日,北京市印發了《關於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的通知,為北京繪製了一張清晰的“夜經濟”發展藍圖。

  《通知》提出,計劃到2021年底,將打造首批4個“夜京城”地標,五棵松便是其中之一。除北京外,包含天津、成都、濟南在內的多個城市也陸續出臺推動“夜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激發夜間經濟新動能。

  “發展夜經濟,對於拉動內需,刺激經濟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全國政協委員杜明燕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城鎮化的加快,進城務工人員越來越多,發展夜經濟可以為他們提供就業崗位,給予他們謀生的手段。”

  北京市政協委員宋慰祖認為,當下是“文化引領、科技支撐、需求導向、設計方法”的新時代,“夜經濟”正是迎合了消費者的需求,因而成了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夜經濟”將推動産業的轉型升級和産品的創新升級,帶動吃住行、遊購娛、産供銷多個産業群的協同發展、轉型升級。

  然而,在各地發展“夜經濟”的過程中,其中的問題也相伴而生。如發展模式單一,僅僅將白天的經濟活動挪到晚上;發展業態單一,僅在“吃”上下功夫;只顧發展經濟,忽視公共服務與城市治理……

  面對此類問題,杜明燕表示,夜晚的經濟活動與白天相比,一定要差異化發展,不然很難吸引消費者。她建議,北京、上海、成都這樣的旅遊城市要把遊客當做目標人群,在特色文化旅遊上下功夫。而對少數民族地區來説,發展“夜經濟”的當務之急,是要把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文化傳承與當地特色餐飲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更好地留住遊客。

  宋慰祖也從旅遊消費的角度指出,“夜經濟”是旅遊産業的配套産業,要以文化産業消費為引領,培育駐唱演出、藝術展覽為主的夜間文化娛樂活動;要發展以特色餐飲、老字號、創意食品為主導的飲食業;發展以輕奢品為主導的消費品設計製造業和旅遊購物商業模式。

  宋慰祖強調,發展“夜經濟”,必須研究“夜經濟”的消費對像是誰,消費需求是什麼,“夜經濟”是需要走出“斗室”的産業業態,“‘光著膀子喝啤酒,卡拉OK吼一宿’的消費時代早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