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養老,難題咋解?

發佈時間: 2019-08-20 10:19:13 |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作者: 胡瑞寧 | 責任編輯: 江虹霖

近日,澳華療養院基金于澳大利亞雪梨北岸興建華人療養院的計劃終於獲得突破性進展,一家有84個床位的華人療養院即將開建。早在2015年,澳華療養院基金就已經遞交了興建療養院的書面申請,但未獲市政廳批准。直至今年5月,在當地華人社區的支援和鼓勵下,該計劃才獲得批准。養老院為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了一個選擇。但是,華人養老院目前普遍面臨供不應求、配套設施不完備等困境。

養老院很稀缺

早期移民漸漸老去的同時,不少新移民的父母也投奔子女。隨著需要在海外養老的華人增多,如何養老成為多方關注的焦點。

由於語言不通、難以融入當地,很多僑居海外的老人難免感到孤獨,養老院則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樂趣。很多海外養老院的地段較好,靠近市中心,方便老年人的日常社交與生活,身體不適時也有人及時照料,因此在養老院頤養天年成為很多老年華人的選擇。

但是,在海外尋找適合他們文化背景和生活習慣的養老服務機構並不容易。雪梨北岸多有華人聚居,當地華人社區對華人養老院有迫切需求。由於數量少、床位緊張、輪候名單長以及等候期不確定等因素,提供華人養老服務的養老院已經成了一種稀缺資源。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養老院同樣面臨相似困境。早在2014年,由於資金緊張,美國舊金山市灣區華裔社區醫院的養老院關閉,導致居住在此的華裔老人們經歷“遷徙創傷”。很多老人在搬離養老院時正處於疾病康復階段,搬遷導致他們多次被送往醫院救治。

資金支援不足

資金短缺是海外很多提供華人養老服務的養老院難以為繼的原因之一。資金投入少,導致養老院配套設施較簡陋、服務品質不高。2012年,由於英國政府全面削減養老金,威斯敏斯特市政府完全取消了對華人社區老年組每年近1.2萬英鎊的資助,這讓當地華人自發組織的養老機構陷入困境。目前,英國仍然沒有一家功能齊全、設施良好的公立華人養老院。

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教授張應龍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目前發展中國家養老機構並不發達。發達國家有較多的養老院,主要分為政府資助和私立兩種,地方政府一般根據養老院規模和配套設施,選擇性資助面向所有種族的養老院。他們不會單獨資助華人養老院的建設運營。

由於營業執照往往被特定的族群所壟斷,這也阻礙了華人養老院的發展。比如在美國紐約,很多人呼籲政府在發放執照時考慮到不同社區的需求。在華裔聚集的地方,華人養老院難以獲得經營許可,而那些有執照的養老院,其內部管理和語言文化又與華人需求有很大差異,導致華裔老人難以適應。

溫暖老人的心

華人養老困境的化解,需要各國政府、社區、華僑華人多方關注和支援。

物質條件上的優裕固然是好的,但溫暖老人的心更為重要。養老院只是海外養老的選擇之一。張應龍表示:“按照中國傳統文化,如果家庭和睦、子女孝順,年長的華人以居家養老為主,選擇去養老院的情況較少。”如果能夠在家得到悉心照顧與子女的陪伴,也許年邁的華人才能真正體會到“最美不過夕陽紅”。

目前,一些華人到海外時年紀太大,難以適應環境,以致不少人願意落葉歸根、回國養老。張應龍認為:“如果能提供政策上的便利,簡化華僑回國養老手續,方便華人獲得中國簽證、申請長期居留,也許會有更多華人選擇歸國養老。”

對於選擇留在海外養老的華人來説,當地福利政策的支援有助於華人養老機構擴大規模,保持健康運營。張應龍認為,海外華人選擇的養老機構以私人養老院為主,這類養老院以盈利為目的,經營不僅辛苦,而且風險相對較大,因此政府的支援顯得尤為重要。

張應龍還建議,社會服務輔助的居家養老也許可以成為一種海外養老新方式。比如,美國紐約州政府在完善居家養老社會服務體系上有著較為成功的經驗,當地政府與家政服務公司等簽訂協議,家政服務員會定期到府為老人提供家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