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政協就穩定可持續脫貧調研協商出謀劃策

發佈時間: 2019-08-04 10:35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範文傑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寧夏是全國實施生態移民較早、規模較大的省區。30多年來,全區先後組織實施了六次政策性大規模生態移民搬遷安置工程,累計搬遷安置移民123.28萬人,取得了扶貧、社會、生態、經濟效益“多贏”。對於全面持續脫貧、鞏固脫貧成果,寧夏依然任務艱巨。

“截至2018年底,我區還有12.1萬貧困人口,5個貧困縣,109個貧困村。”這組數據像大山一般壓在自治區扶貧辦主任梁積裕的心頭:建檔立卡戶收入受補助性政策影響較大,一旦離開現有政策支援,部分脫貧群眾存在返貧風險。

自治區政協把如何穩定可持續脫貧作為今年履職重點。3月底,由9位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帶隊,自治區各民主黨派、工商聯、政協各界別等130多人共同參加了歷時三個月的大調研。6月底,召開了今年首次自治區政協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自治區、市、縣三級政協聯動,聚焦鞏固脫貧成果,凝聚智慧、謀求對策。

“從調研情況看,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不足是影響穩定可持續脫貧的主要因素之一。部分貧困群眾在內心深處沒有甩掉窮帽子、拔掉窮根的主動意識和積極性,仍然存在等低保、靠扶持、要救濟現象。”此次常委會議上,羅成虎委員建議,探索建立穩定可持續脫貧長效機制,改進幫扶方式,多采用生産獎補、勞務補助、以工代賑等方式,組織動員貧困群眾通過參與幫扶項目建設,用辛勤勞動實現脫貧致富。

“陳規陋習也影響了穩定可持續脫貧。我們中寧縣太陽梁鄉就有33戶建檔立卡戶把扶貧貸款用在了送彩禮、隨人情份子上。有的群眾因建大房和高額彩禮又返貧了。”羅成虎建議,發揮村規民約作用,推廣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的好做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決抵制婚喪大操大辦、人情攀比、高額彩禮等,教育和引導貧困群眾改變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防止返貧。

2016年、2017年、2018年,寧夏分別通過發展産業帶動脫貧9.96萬人、10萬人、9.4萬人,累計脫貧29.36萬人,佔總脫貧人口的58.5%。自治區政協農業農村委員會調研發現,特色産業收入佔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比重達到40%以上。可見,産業發展是實現穩定可持續脫貧的重要途徑。

“但是,數據顯示,寧夏貧困縣區億元以上龍頭企業僅5家,佔全區的7.1%,大部分以生産初級農産品為主,農産品加工轉化率僅為60%,比全區低4個百分點。”調研組委員認為,鄉村旅遊扶貧、電商扶貧等新興扶貧産業發展基礎仍較為薄弱,沒有形成橫向聯合成網、縱向融合成鏈的扶貧産業發展格局,各項扶貧産業仍需進一步融合拓展。

“當前的産業扶貧項目多數還處於發育成長階段,離開扶貧政策難以可持續發展,會影響脫貧成果鞏固。”自治區政協農業農村委員會負責人建議,按照鄉村振興的目標要求,謀劃推進當前産業扶貧項目發展。繼續對現有産業扶貧項目提供資金和政策支援,確保其安全度過發育成長期的風險。

“四類人口”是寧夏脫貧攻堅難點。目前自治區還有貧困殘疾人1.49萬人、大病慢性病患者1.67萬人、60歲以上單老雙老戶1.44萬人,佔全區未脫貧人口的38.3%,扶貧成本高、脫貧難度大。

對此,委員們建議,對邊緣人口的幫扶要以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困難為手段,幫助其發展生産和就業,提高自主發展能力。對有勞動能力、有發展産業意願的邊緣人口給予資金、技術等必要的幫扶措施。對具備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邊緣人口,加強技能培訓,提高就業能力,幫助提供就業崗位。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