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7日,北京首家“科技小院”在密雲區西邵渠村落戶。那天,村民們站在路邊,帶著好奇的目光打量著中國農業大學的幾位師生背著鋪蓋住進小院。
這一天起,北京市委統戰部牽頭推動的“北京科技小院”科技幫扶項目正式啟動。
此前,“科技小院”作為科技服務平臺,已經在西部地區進行了多年探索實踐。作為創始人之一,民盟盟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解釋説,當初將其命名為“小院”,就是寄託了接地氣、與農民打成一片之意。
“科技小院”走進北京,進而正式化身成為“北京科技小院”科技幫扶項目,要從北京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齊靜帶隊赴農大和基層聯繫點西邵渠村調研説起。在農大調研時,“科技小院”項目“初入眼簾”;而在西邵渠村的調研,發現基層農村技術、科技幫扶隊伍的匱乏,正是制約農村脫貧致富的關鍵所在。“將統一戰線人才優勢、‘科技小院’幫扶模式與西邵渠村發展需求精準對接,小院落地北京一拍即合。”北京市委統戰部有關負責同志介紹説,而自此北京市委統戰部也成為該科技幫扶項目的牽頭推動者。
在一年來的實踐推廣中,北京市委統戰部主動融入脫貧攻堅工作大局,充分發揮組織者、協調者、推動者的作用,整合統戰優勢、匯聚智慧力量,已經建起10家京內小院,京外對口幫扶地建成5家小院,在幫助當地群眾脫貧致富上取得初步成效。
小院裏做出大品牌
小院裏來了大專家?
張福鎖回憶,最初當地老百姓對這些城市學校裏來的師生還是心存疑慮:這些整天看書寫字的手種莊稼行不行?這些人是不是就是來作秀,過幾天就走了?
“其實就是一個信任的問題,這也是我們建立科技小院,一定要與當地農戶同吃、同住、同勞動的原因所在,只有住下來才能想農村、農民的事。”張福鎖説。
面對種田“老把式”們的質疑,科技小院由兩名農大教授指導,兩名碩士以上研究生長期駐紮,開展科技幫扶工作,打通農業技術推廣“最後一公里”。他們住在小院隨時找得到,行在地裏隨時看得見,下到田裏隨時解難題,實現“零距離、零門檻、零費用、零時差”的科技指導和技術示範,提供手把手、面對面的技術服務,解決了農民與科技人員脫節、科研與生産脫節、農業發展與後備人才培養脫節的問題。
在科技小院的指導下,村民的莊稼收成有了“突飛猛進”,甚至還頻頻出現高産“狀元”。一時間,那些觀望的村民們也爭相走進“小院”。“最重要的是,這些專家是手把手真正把現代農業技術交給了我們,病蟲害怎麼防治?選種有什麼標準和條件?如何增産增收?只要在種植中有任何問題,來科技小院就對了。”西邵渠村村民告訴記者,對科技小院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據了解,目前科技小院從密雲西邵渠村開始,已經在北京市內聚焦234個低收入村,市外聚焦對口支援的7個省區市。同時在探索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同步複製推廣,實現了“各區點單,統戰部派單,農業大學接單”的推廣模式,幫助更多農民增産增收,獲得實惠。
小院裏寫出大文章
科技小院創設初始階段,師生們認為,有針對性地解決農戶們的種植問題是重點,也是當地最迫切的需求。當這個階段渡過之後,大家發現“科技小院”僅僅滿足於“點對點”解決問題已經不夠了,需要在內涵上進行深入拓展。
“促進農村和農民脫低脫貧的關鍵是堅持産業幫扶思路,發展可增産增收的農業産業。發展産業,技術創新才是硬道理。”北京市委統戰部負責聯繫此項工作的負責人表示,科技小院的切口可以小,但著眼點不能小,牽住科技幫扶“牛鼻子”,就要不斷提升幫扶科技含量。
為此,科技小院採取了兩個思路:一是聚焦影響當地農業主導産業高産高效的關鍵制約性因素開展科技攻關,解決其實現高産高效的技術難點和問題,促進農業增産。二是因地制宜,因戶制宜,推動當地農業特色産業發展,帶動産業結構調整、實現農民增收。
科技小院的創始人之一,九三學社社員、農大教授李曉林形象地提出,科技小院其實是把大學實驗室搬進農戶試驗田,讓科技示範走進田間地頭,使高校科研更接地氣、農村發展更具科技含量、脫貧攻堅更有底氣。
這邊,師生們在田間地頭書寫“論文”;另一邊,北京市委統戰部則致力於加強小院建設服務保障工作,推動工作方式“聯盟化”:其中由北京市委統戰部牽頭,中國農業大學、市農業農村局、市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辦、相關區委密切配合,民盟市委會和九三學社市委會積極參與的“5+2”管理聯盟,有效實現小院共建、工作共商、活動共辦、成果共用。在此基礎上,聯盟還將北京農學院、農職院、農林科學院等逐步納入共建名單,進一步完善了資源整合模式。
這樣的“聯盟”模式也進一步擴展到導師和學生,“院士扛旗+專家領跑”的導師聯盟,以張福鎖院士的科研團隊為主導,各學科專家交叉指導,同時整合農大黨建、教授工作站、老教授協會等資源,形成集團作戰模式,為小院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援;而“博碩為主+以老帶新”的學生聯盟,則根據當地資源稟賦和學生專長,安排學生駐村,以博士帶碩士、老生帶新生的模式,將不同專業、不同小院的學生組織起來,開展日常工作,通過《小院日誌》,總結經驗、記錄問題、分析難點、研究思路。
可以説,一個科技“小”院,讓科研工作者走出實驗室,走到人民群眾中,逐
漸發揮出越來越強大的力量。
小院裏育出大人才
在對“北京科技小院”科技幫扶項目的推進中,“人才”培養是應有之意。這個人才既有對服務“三農”的科技人才的培養,還包括對農村新型農民等鄉村振興人才的培養。
隨著科技小院項目的推進,中國農業大學設立了“北京科技小院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專項,組建跨學科交叉創新和人才培養平臺,每年從研究生招生指標中拿出20個名額,保障每個科技小院都有駐村研究生,並要求每位學生駐村時間每年不少於180天。
“這種新型‘三農’人才培養模式,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三農’艱辛,培養‘三農’情懷,堅定了服務‘三農’的信心。師生長期駐村,零距離為農民提供技術服務,成為一支帶不走的幫扶工作隊。”獲得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的張福鎖院士如是説。
鄉村的發展最終還是要依靠農民。科技小院在研究推廣高産高效技術、解決農戶增産增收問題的同時,高度重視農民技術培訓和科技人才培養,通過科技長廊、宣傳展板、田間地頭指導、農民培訓班等,將先進的農業技術帶到農戶家裏,形成科研工作者與農民深度融合、科技與産業緊密結合、“輸血”與“造血”有機結合的幫扶長效機制。
目前,北京小院通過建科技長廊、編寫技術手冊、製作技術展板,有效提升了農民科學素養。農大定期開展“新農人”培訓,讓村支書、村民走進了大學校園學習。農大老教授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生産實踐等活動,成為村民們的新期待。
從疑慮、到信任、再到期盼,科技小院科技幫扶項目已經在低收入和貧困地區農村扎住了根。説到未來,北京市委統戰部有關負責同志表示,將進一步完善模式,擦亮小院幫扶品牌,提質增效,確保幫扶高效推進,擴大推廣,放大小院工作成效,讓小院這粒科技幫扶的“種子”萌發生長、開花結果,在脫貧攻堅中發揮出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