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更近,委員更親——河南西平縣政協密織凝聚民心的履職之網

發佈時間: 2019-07-11 14:07:07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5月22日,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政協主席趙海金一進辦公室就拿起省政協《關於認真組織學習〈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全國政協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中對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提出的主要任務〉的通知》認真學習起來。一遍一遍讀,一處一處想,越讀心裏越敞亮、越想工作越有底氣。

西平縣政協聚焦“雙向發力”,持續推進縣鄉村三級聯絡體系建設,靠機制密織協商之網、延伸委員履職觸角的探索實踐,為新時代市縣政協“怎麼幹”的問題提供了自己的答案。

織網:搭建協商平臺

初到西平,下車伊始,眼前的一幕讓記者一驚:該縣四套班子機關完全“開放”,沒有隔離的院墻,沒有威嚴的大門,甚至樓前沒有一個像樣的停車場,如果不掛牌與街道兩旁的建築無異。

“我們的房門始終向人民群眾敞開,建設西平我們有自信”,縣委書記聶曉光對此解釋説。西平速度、西平力度和西平形象由此可見一斑。同時,也顯現著政協組織的“織網”成效。

西平是駐馬店市政協確定的協商民主向基層延伸試點縣。但與全國其他縣級政協一樣,也面臨著人員編制少,事情一樣也不少的境地。怎麼辦?“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將協商民主的觸角向基層延伸”,中原腹地的農業大縣擅長“精耕細作”,政協組織自然想到俯下身去、紮根於民。

很快,在縣委的支援和鼓勵下,縣政協在實踐中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鑰匙——

為改變基層政協普遍存在的“一委一人”、有將無兵的狀況,縣政協創新委員分組辦法,將155名住縣直單位委員分為10個界別組,將102名住鄉鎮、街道委員按“地域+界別”分為6個鄉鎮街道界別聯組,擇優配備組長、副組長、聯絡員,並明確各自職責,變鬆散管理為融嚴密性、組織性、紀律性為一體的委員組管理模式。與此同時,縣政協領導、各專委會按分工分別聯繫、指導委員組開展各項活動。

為加強對委員的聯絡服務,縣政協探索出“一委一組一員”模式。“一委”,即政協聯絡委;“一組”,即縣直界別委員組或鄉鎮(街道)政協聯絡組;“一員”,即村級政協協理員,作為鄉鎮(街道)政協聯絡組向村級組織的延伸,由村幹部兼任,主要職能是服務各級政協委員基層調研、收集整理社情民意、排查調解矛盾糾紛。

與“一委一組一員”組織體系相對應的,是“一台一家一室”履職陣地建設。“一台”指全縣政協委員綜合履職資訊化平臺;“一家”指各委員組、聯絡組政協委員之家;“一室”指村級政協聯絡室,全縣285個行政村、社區各建1個,成為各村級政協協理員的履職陣地。

至此,西平縣政協“織網”工程初步完成,開啟履職為民的服務模式。

“這張網有一個鮮明特點,就是推動政協協商向基層協商有效銜接,拓展基層群眾參與政協協商渠道的聯絡機制。”縣政協副主席張新武介紹説,每年縣政協全會一結束,6個鄉鎮街道界別聯組立即分散為20個以鄉鎮、街道為單位的聯絡組。聯絡組中不僅有政協委員、村級政協協理員,還有村組社情民意資訊員。資訊員中既有村民小組長,又有群眾代表,主要任務就是向協理員輸送社情民意資訊。“大都是一些小矛盾糾紛、問題反映、意見建議類,但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

257名縣政協委員聯手285名村級協理員、3091名村組資訊員,協商之網密織在西平大地,社情民意的每一絲訊息都能傳遞給委員,進而牽動政協組織的神經。

“網不難織、機制不難建,但關鍵是得有用,能協助黨委政府工作,能化解矛盾凝聚共識,能為百姓辦事!”駐馬店市政協主席陳鋒的話,讓西平政協人更覺肩頭的責任沉甸甸的。

用網:做實履職活動

履職網路是平臺,運作推動是常態,而履職活動則是西平縣政協組織和政協人的“社會魅力”源泉。

黃紅山委員是一位骨科專家,每逢秋收就要收治多例玉米脫皮機致傷患者,心裏頗不是滋味。他“近水樓臺”聯合所在縣直九組(醫藥衛生)8位委員,提出“加強玉米脫皮機監管、確保農民秋收安全”的聯名提案,引起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問題“迎刃而解”。

助力委員履職,政協專委會、鄉鎮街道聯絡組、縣直界別委員組的引領、組織、服務作用“一個也不能少”:各委室、各界別和委員組分別制定各自的年度履職月活動規劃,積極開展“健康扶貧活動”“法律講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施及水源地保護”視察監督等300余個不同層面的履職活動,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雙向發力”畫出了最大同心圓。

與此同時,政協委員的高效履職成為一面旗幟,帶動各鄉村協理員和資訊員積極行動。

家住老王坡農場管委劉店村的王廣獻擔任協理員後,群眾送給了他個外號“愛管閒事的人”。鄰里糾紛找他,家庭有矛盾找他,垃圾亂倒找他,路燈不亮找他,廣播不響找他。今年1月,村民任某與鄰居肖某因蓋房子發生糾紛,資訊員向他反映後,他忙趕去控制衝突,再找出1976年村規劃圖,然後與村委幹部、兩個家庭代表一起協商,疏導情緒,最終使雙方握手言和。“今年我已調解大小矛盾糾紛8起,我願當愛管閒事的人”,他笑著對記者説。

“就是通過一件件小事,讓人民群眾感到政協組織離他們更近,政協委員和他們更親。”縣政協副主席姬連成表示。

強網:點亮智慧之光

今年3月31日,完成掃碼報道後,縣政協委員董繼新點開手機上的阿裏釘釘,螢幕立馬彈出他在縣政協全會上各次會議、小組發言的座次和住宿、就餐情況等。更讓他驚喜的是,會後作為權寨鎮政協聯絡組聯絡員,他可以用平臺組織委員、協理員開展學習考試、觀看網路直播、進行遠端協商、發起網路議政,進行社情民意收集處理等。

這是“何方神聖”?原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全力支援下,2018年縣政協赴杭州等地學習先進經驗,以阿裏釘釘為依託打造了一個“智慧政協”綜合履職資訊化平臺。

資訊化平臺所釋放的“智慧之光”,照亮了西平縣政協“履職之網”生態系統的完美狀態:縣政協門戶網站,為匹配“智慧政協”平臺進行升級改版以達到分別適應PC端與移動端的雙重功能;政協微網志、微信公眾號實現與平臺的聯繫互動;政協微信工作群,包括縣政協層面的政協常委群、政協公務群、政協聯絡群,委員組聯絡組層面的縣直組委員群、鄉鎮聯絡群,村級層面的社情民意資訊群,與智慧平臺有機結合成履職服務綜合體。

密織的履職網路借助資訊化平臺的翅膀,跨越時空,上至雲端、下到田間,基層協商民主也由此“上天入地”。其優點被河南省政協辦公廳有關負責人評價為:了解真實發展情況、凝聚社會各界共識、推進基層協商民主、參與鄉村社會治理、快速反映社情民意。

“新時代市縣政協要發揮加強黨對各項工作領導的重要陣地作用,把自己所聯繫的群眾,最廣泛最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踐行汪洋主席講話精神,西平縣政協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