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權威醫學期刊雜誌BMJ發表的一篇研究指出,不建議患普通感冒的兒童使用非處方減充血劑(如苯丙胺、偽麻黃鹼)和抗組胺藥,這些藥物雖然可以緩解感冒症狀,但有效性證據有限,缺乏明確的用藥指導。
研究員通過檢索Cochrane Library和 PubMed數據庫發現,非處方感冒藥減充血劑,無論是單藥還是聯合抗組胺藥或鎮痛藥,對鼻部症狀改善效果不大,卻增加了失眠、嗜睡、頭痛或胃腸不適的風險,長期使用可導致慢性鼻塞。甚至對於兒童來説,還可能出現嗜睡、胃腸不適,甚至是抽搐、心率過快和死亡等嚴重不良反應。
常見減充血劑包括偽麻黃鹼、麻黃鹼、去氧腎上腺素(新福林)、羥甲唑啉、塞洛唑啉。常見抗組胺劑包括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異丙嗪、曲普利啶、抗敏安。
如果成人鼻塞嚴重,建議患者使用鼻減充血劑最多3至7天,長期使用會導致慢性鼻塞。而6歲以下兒童,研究者建議不要使用減充血劑以及抗組胺藥,6-12歲的兒童也要慎用。
另外其他常用的非處方藥和家庭治療,如熱濕空氣熏蒸、止痛藥、紫錐菊、益生菌、草藥或維生素等方法,也沒有證據顯示可以治療兒童感冒。
眾所週知,普通感冒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兒童每年大約會感冒6-8次,成人則更少一些,約有2-4次。面對感冒,研究指出,感冒普遍有自愈性,通常在7-10天內症狀就可以消失。如果父母擔心孩子,可以用鹽水沖洗鼻腔來緩解鼻部症狀。(孫歡/編譯)
參考資料:①BMJ官網:What treatments are effective for common cold in adults and child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