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技之花”結出“璀璨碩果”——天津市政協專題協商會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記

發佈時間: 2019-06-26 15:39:07 | 來源: 人民政協網 | 作者: 張原 | 責任編輯: 張正朋

“成果轉化的源頭在高校和研究所,盡頭在應用單位轉化為生産力,中間的橋梁包括政府、産業化公司和市場。我認為破解成果轉化的難題應從這三方面入手找癥結。”天津市政協常委、天津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教授周雪松首先發言。針對天津科技成果轉化的現狀與問題,委員們有思考有建議。幾個月來,市政協科教委組織委員奔波在職能部門、科研院所的數十次學習培訓、調研視察、協商座談成果在這個下午精彩呈現。

6月20日,天津市政協首次採用遠端協商視頻會議系統,召開“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支撐天津高品質發展”專題協商座談會。在主會場,副主席李紹洪、秘書長高學忠及部分委員與市發改委、工信局、教委、科技局、財政局、國資委、智慧財産權局等有關負責人面對面協商;分會場,民盟、民建、民進、九三、致公的委員與課題組專家學者通過大螢幕實時傳遞意見建議;在北京,通過手機移動端,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農村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陳寶明提出《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推動技術轉移機構專業化發展》的建議。螢幕內外,委員對這種綠色、高效、創新的協商座談會形式充滿了熱情。

網路議政、遠端協商是市政協今年在協商議政方面推出的一項重要創新工作。“為開好這次會議,市政協科教委聯合民盟、民建、民進、致公黨、九三學社市委會和科協、科技、教育界別委員和專家學者,召開情況通報會,先後走訪了17家單位,召開了11場座談會,利用6天時間赴浙江、陜西調研。會前,還在市政協移動履職平臺(手機App)發佈了這次專題協商會的議題,發動全體委員參與討論,梳理意見建議近50條,形成24篇調研材料。”市政協科教委主任李寶純告訴記者,“關於科技成果轉化,已經是一個老話題了,天津市政府就科技成果轉化、激發科技人員創新活力等出臺過不少文件,政策體系、創新體系已建立,但市場還是活力不夠,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不夠高。政協要發揮優勢在這個課題上更好‘把脈問診’,提出有創新、有力度、有突破的意見建議。”

邊調研,邊解決問題是李紹洪一貫的工作思路。在組織委員去榮程鋼鐵集團調研中,周雪松委員的“新能源利用與智慧電網”項目與張榮華委員企業發展非常契合,很快談成合作,一年可以為企業節電上萬度並極有推廣價值。不管是科研人員還是企業界人士,都反映急需政策宣講,市政協把問題反映到科技局後,一場聲勢浩大的宣講會舉行並在廣播電臺、網上全程直播。去浙江調研取經後,“最後一公里”好經驗以政協資訊專報形式遞交市政府,分管副市長批示要求立即落實。

會上,市科技局副局長夏正淮指出了天津優勢及目前全市存在的困難問題,發言委員或是研究人員,或是企業運用成果者,或是政策制定執行者,或是駐津央企、校企負責人,大家全程參與調研,全程參與協商座談分析,從“産、學、研、政、用”五位一體化角度進行了深入剖析。

“科技成果轉化是世界性問題,是系統大工程,需要政産學研等各個主體協同參與,需要健全轉化生態支撐。”馬虎兆委員認為,天津當務之急是要解決“缺少大樹”“營養不足”“缺少共生”“陽光空氣不足”等科技成果轉化生態系統構建問題。

民建天津市委會副主委、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研究室主任董維忠接過“天津輸出成果多,本地轉化相對少”話題,分析企業科研需求與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癥結所在,“應建立完善政府與高校院所産學研深度協同機制,”他拿出民建天津市委會調研形成的政府與高校定期溝通機制及具體方案。

主會場、分會場、移動端,專家學者與部門負責人開誠佈公,既溝通了情況,取得了共識,又聚焦了短板,探討了對策,達到了預期效果。

“科研人員的積極性是科技成果轉化的智力來源,企業的主體作用是科技成果轉化最有效的載體,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是高品質發展的加速器。”李紹洪結合委員們精彩發言和真知灼見,希望政府部門按照市委書記李鴻忠提出的,“充分尊重科技人員付出,保障他們的權利和利益,解決他們遇到的困難,進一步激發科技人員的積極性,為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插上智慧的翅膀。”

全國政協剛剛結束關於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的常委會議,天津市政協此次專題協商會是貫徹落實會,也是工作推動會。參加會議的政府部門在回應委員呼聲的同時,都認為受益匪淺,對工作啟發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