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到3000,他們接力“護”出一個自然保護區

發佈時間: 2019-06-26 14:27:20 |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鞏志宏 | 責任編輯: 張正朋

河北寬城滿族自治縣大桑園村位於燕山深處。20世紀60年代,8隻蒼鷺來到這裡棲息。此後50年來,在當地村民的接力守護下,這裡已經形成近3000隻的龐大蒼鷺種群,當地也成為珍貴稀有動物資源及棲息地,成為省級自然保護區。這一故事,輝映著這個燕山小村莊的人鷺情緣。

人鷺結緣五十載

雖是六月,大桑園村所在的千鶴山仍涼爽宜人,作為灤河支流的瀑河從山前蜿蜒而過,清澈見底。千鶴山的懸崖上,鳥巢層層疊疊,不時有蒼鷺悠悠飛起,聲聲鳥鳴劃破天空。

“看,那只蒼鷺正在放哨。”大桑園村村民商鶴羽指著一隻獨立在懸崖頂端的蒼鷺説,“現在正是蒼鷺幼鳥孵化的季節,需要戒備金雕、老鷹等天敵。蒼鷺非常聰明,鷺群休息或活動時,總會安排一隻蒼鷺站崗,一旦有猛禽或人靠近,它就會鳴叫示警,別的蒼鷺會馬上飛離巢穴避難。”

村民告訴記者,這段時間蒼鷺幼鳥正在全力學習啄食和飛行,等到能飛一兩公里的時候,大鳥就會帶著它們去食物更為豐富的下游水庫捕食。

大桑園村地處偏僻,交通不便。村支書李西權告訴記者,村裏有173戶、665口人。村民靠山吃山,板栗是主要收入來源,每人平均年收入1000多元。這裡的山海拔不高、綿延不絕,當地人起初叫“多頭山”。

1965春天,村民商玉富發現8隻蒼鷺飛來這裡棲息,他認為這是一種吉祥鳥,開始有意識保護。後來越來越多的蒼鷺前來築巢繁衍,種群逐漸擴大,於是人們把山改名為“千鶴山”。

商鶴羽八九歲便跟著父親商玉富上山護鳥,他的名字也源於父親對蒼鷺的喜愛。“不管是想偷獵還是侵擾蒼鷺的人,父親都會阻止,為此得罪了不少人”,商鶴羽回憶道。1985年商玉富突發腦溢血去世。商鶴羽便接過父親的接力棒,專心守護鷺群。

多年來,在商鶴羽影響下,大桑園村一些村民也加入了護鳥隊伍,對偷獵、打魚及遊客的不良行為等開展監督勸阻。記者採訪時,村民商玉來正在瀑河旁撿拾垃圾,從去年11月,他成為河道管理員,負責3公里河道的垃圾清理工作。

從春到秋的守護

從立春前後蒼鷺飛來,到中秋前後遷徙離開,蒼鷺在千鶴山産蛋、孵化、成長,期間離不開大桑園村志願者的費心守護。

商鶴羽告訴記者,在蒼鷺來之前,他們會上山查看鳥窩有沒有鬆動,有的話就加固一下,100多米高的懸崖他10分鐘就能爬上去。他也嘗試過人工搭建鳥窩,但蒼鷺不住,它們認窩,來年還會飛回自家的窩居住。

每年鷺群飛來的時候,天氣還比較寒冷,河面冰封,蒼鷺難以覓食,需要喂食大約20天。商鶴羽起初花錢買魚喂食,後來縣畜牧局特批他可以捕魚,每年春季他便從下游捕魚,投放到鶴群所在的河段喂食,一般兩三天喂一次,一天喂30斤,一直到河面化開鷺群可以自行覓食為止。

鷺群産蛋和孵化的時候是最忙碌的。“産蛋的時候需提防烏鴉、野貓、黃鼠狼,最厲害的就是烏鴉,一口就把蛋啄爛了。小鶴孵化出來後,要防著金雕、老鷹、貓頭鷹,還要看有沒有摔下窩需要救治的。”商鶴羽説,這段時間他幾乎天天在懸崖下守著,産蛋的時候更是24小時不能離開,晚上便在河邊扎個帳篷,一直要管到六七月份小鳥會飛了,才能松一口氣。

在護鳥的幾十年時間裏,商鶴羽和志願者們總結出不少經驗。他説,喂食蒼鷺幼鳥不能直接喂生魚,因為大鳥是將食物儲存在嗉囊裏帶回窩裏喂食,期間食物會軟化,溫度大約保持在三十七八度。所以投喂的小魚蝦,需要在家裏先煮一煮,晾到37度左右再喂。

商鶴羽的家中常備藥和紗布,蒼鷺一般性的傷病都難不倒他。“比如腿傷,如果不見血,就用竹木筷子劈兩半固定住,再用紗布裹上。如果見血了就得噴一些雲南白藥噴霧。”

有老鷹等猛禽過來,志願者們會吆喝著“喜鵲老鴰打幺幺”幫蒼鷺驅趕天敵。“當地人把老鷹叫作老幺子,喜鵲和老鴰吃鳥蛋、和老幺子算是競爭對手,所以這麼叫。”商鶴羽笑著説。

“護”出一個自然保護區

經過商鶴羽等志願者的多年守護,千鶴山已經形成當地獨特的生物鏈,共有野生動物222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和“三有”保護動物198種,除蒼鷺外,黑鸛、白鷺、金雕等數量也在增多。

2006年,河北省批復成立千鶴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千鶴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處長張寶山説,保護區總面積超過14000公頃,保護對象為珍貴稀有動物資源及棲息地,特別是珍稀鳥類資源及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

但記者了解到,保護區仍面臨管理人員短缺、技術力量不足等問題。“管理處編制8人,但目前只有工作人員3人。隨著千鶴山名氣越來越大,慕名而來的遊客也越來越多,管理和服務的短板日漸明顯。”張寶山説,保護區將大桑園村的護鳥志願者發展為保護區協管員,每人每年給予一定補助,讓他們協助管理。

張寶山表示,目前,保護區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已經啟動。近年來,保護區積極爭取專項資金加強基礎能力建設。目前保護區管護、宣傳及檢測項目已經完成政府採購,一座集鳥類管護、救治和監測于一體的鳥類管護救治中心項目完成建設前期準備工作。

這個燕山小村莊的人鷺情緣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