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對接融入大灣區建設推向縱深——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加快‘東融’步伐,主動接受大灣區輻射”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綜述

發佈時間: 2019-06-24 14:49:53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張正朋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部署、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是繼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之後,國家推出的又一重大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作為“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和粵港澳地區的緊密鄰居,在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廣西壯族自治區是提及最多、涉及最多的周邊省份。

把握機遇,順勢而為。面臨難得的重大發展機遇,自治區黨委、政府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提出了加快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的全方位開放發展格局。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6月4日至5日,自治區政協圍繞“加快‘東融’步伐,主動接受大灣區輻射”議題,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為助推加快“東融”步伐,主動接受大灣區輻射建真言、獻良策、謀實招。

■創新協商有深度

面對當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和不斷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如何進一步加快廣西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自治區政協聚焦“東融”,開展調查研究,力求摸實情況把準脈。

3月至4月,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錢學明率專題調研組,就“加快‘東融’步伐,主動接受大灣區輻射”議題,深入梧州、北海、玉林、賀州等毗鄰粵港澳大灣區地區實地調研,並赴廣東、江西、海南三省考察學習,深入了解三地在主動接受粵港澳大灣區輻射方面的經驗做法。

厚達117頁的調研報告、幹貨滿滿的8份大會發言和52份書面發言、相關文件及資料彙編……無不彰顯出自治區政協調研的深入和協商的分量。

綜合去年的多次相關調研情況,自治區政協梳理出廣西加快“東融”步伐,主動接受大灣區輻射面臨的困難與瓶頸——

“思想觀念差距較大,開放發展氛圍不濃,嚴重制約廣西全面對接大灣區系列改革措施落到實處。”

“生産要素成本居高不下,物流體系不夠完善,金融、第三方服務等配套服務短板明顯制約産業轉移。”

“創新資源匱乏,中高端人才嚴重缺乏,嚴重制約著廣西承接大灣區産業轉移成效。”

“缺乏統籌佈局,平臺建設相對滯後,承接産業轉移特色優勢未能有效發揮”……

針對制約因素,調研組提出了統一思想,轉變觀念,打造一支敢做善為、擔當實幹的幹部隊伍;靠前對接,持續跟蹤,密切關注大灣區發展動態;暢通通道,創新管理,不斷提升與大灣區互聯互通水準;優化服務,強化保障,對標大灣區持續改善營商環境;突出特色,協同並進,借力大灣區做強廣西産業;異地用才,柔性引才,加速補齊人才短板;上下聯動,資源共用,破解入桂企業融資瓶頸;依託特色,優化佈局,打造獨具特色的大灣區“後花園”的“政協方案”帶到會議上。

為了讓此次常委會議切實做到為廣西加快融入大灣區建設建管用之言、獻務實之策,自治區政協做足功課,不少舉措創意新穎——

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自治區政協全體會議和常委會議大會發言工作,提高大會發言品質,有效促進大會發言成果轉化,自治區政協制定《自治區政協全體會議和常委會議最佳大會發言評選辦法》,並在此次常委會議首次試行,評選出3名最佳大會發言。

為使分組討論內容更有針對性,將會議分組討論議題分為5個專題,每個專題又分出若干個子專題,每個組圍繞一個專題展開討論,委員可根據實際情況“認領”相關子專題。

為使委員更好地了解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建設有關情況,會議期間舉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區域合作深化”專題報告會,邀請廣東省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院長王珺深入解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主要內容和關鍵要點……

“這個議題抓得非常及時,對廣西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全國政協常委、河池市市長唐雲舒認為,在廣西爬坡過坎、提質升級的關鍵時期,自治區政協把事關廣西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作為協商議題,真正體現了政協建言建在需要時,議政議到點子上,監督監在關鍵處。

自治區政協常委、自治區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常務副書記鄧金玉不僅認真聽了大會發言,還仔細翻看了書面發言。她認為只有真正做了深入的調研,才能講得這麼有深度。“深深感受到了委員履職的深厚感情。”

“自治區政協緊緊圍繞自治區中心工作、服務大局,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責,積極資政建言、獻計獻策,為我區加快‘東融’作出了重要貢獻。”自治區副主席李彬也為自治區政協點讚。

“全面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廣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是廣西當前的大勢、大局、大事。自治區黨委、政府對這項工作高度重視,將其擺在廣西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來抓。自治區政協把助推‘東融’戰略作為今年協商議政的‘開頭炮’,目的就是動員廣大政協委員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共同把對接融入大灣區建設推向縱深。”全國政協委員、自治區政協主席藍天立表示。

■直面問題有力度

“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關鍵是要充分發揮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西江經濟帶城市共同體、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等這些機制平臺作用,用足用活相關政策,吸引更多大灣區企業到廣西投資興業,打造大灣區與泛珠三角區域深度合作的示範區。”自治區政協常委、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潘巍認為。

“目前廣西在建設‘東融’立體交通體系和産業承載平臺上存在資金缺口和融資瓶頸,部分企業面臨融資困擾。”自治區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彭正江建議加強財政與貨幣政策工具、優勢企業與金融企業、集團總部開戶銀行與子公司開戶銀行、擔保公司與貸款銀行、企業和銀行之間的聯動,破解重大交通建設項目、重點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新設立公司、輕資産企業、貸款期限錯配的融資瓶頸。

協商就要敢於直面問題。政策落地和營商環境成為委員們關注的熱點問題。

“廣西政策很多,但關鍵要落地。不能只打雷不下雨。”自治區政協常委、廣西佳信企業投資集團董事長蘇景昌快人快語。

“費用降不下來,怎麼會有優勢?”全國政協委員、自治區海洋局局長蔣和生列舉了幾組數據來説明廣西幾個邊境口岸行政性收費偏高的情況。

“生産要素成本為何居高不下?説到底還是營商環境和政策是否落地的問題。企業如果不賺錢,怎麼會來?”自治區政協常委、貴港市政協主席肖明貴認為,在承接産業轉移過程中,廣西必須認清形勢。降成本不能只跟自己比、跟以前比,還要跟別的省份比。

“我們在思想觀念上與粵港澳大灣區的較大差距,無疑是‘東融’的最大障礙。”自治區政協常委、北海市政協主席李蔚提出,要針對阻礙發展的各種陳舊落後的思想觀念和思維定勢,大力解放思想,加快實現先進思想觀念對接、先進管理模式對接、高效工作機制對接。

“要在思想上來一場徹底的洗禮,在勇於擔當上狠下功夫,在轉變幹部作風上狠下功夫。”自治區政協常委、防城港市副市長羅真呼籲。

“要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既敢於亮劍整治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假作為,又堅定不移保護擔當者、支援幹事者、寬容失誤者,旗幟鮮明地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努力營造激濁揚清、擔當作為的良好氛圍,讓敢闖敢試、敢作敢為、敢抓敢管的擔當者、實干家競相涌現,在對接融入大灣區的火熱實踐中建功立業。”自治區政協常委、自治區紀委副書記何敏提出。

“除了下文件,還要成立強有力的東融領導小組力推政策落地。”

“優化營商環境,光領導重視還不夠,要形成機制,要那些具體辦事的處長、科長和辦事員們真正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改進作風……”

一句句金玉良言,一條條真知灼見,匯聚成助推廣西融入大灣區的智慧和力量。

“要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十一屆六次全會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幹十六字工作方針精神,解放思想凝共識。”藍天立強調,要牢記初心使命、強化提質增效、狠抓工作落實,助推廣西“東融”戰略落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