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圈層化”的背後到底是什麼

發佈時間: 2019-06-17 08:00:00 |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作者: 默城 | 責任編輯: 和海佳

近日,有媒體聚焦當代青年“圈層化”的現象。當代青年偏愛彰顯個性,倡導自我,“三觀”的形成與網路和資訊技術發展密切相關。隨著生活閱歷不斷豐富,資訊愛好多元化,“圈層化”逐步成為青年表達的主要特徵。這裡既有“網上的狂歡”,也有“現實的孤單”,還有媒體認為,青年“圈層化”潛藏疏離風險。

從一些媒體對青年“圈層化”現象的審視和判斷來看,“消極”的傾向比較強烈。一方面,有的年輕人長期缺乏溝通夥伴,表達意願、表達能力退化;另一方面,年輕人表達多樣、訴求多變,由此與他們對話的門檻也升高,群體的大規模交流空間漸趨壓縮、割裂。輿論場上的很多聲音,直接將這些現實困境的鍋甩給了“圈層化”,併為年輕人“圈層化”貼上了無謂狂歡、現實孤獨和社會疏離等標簽,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其實,“圈層化”這個詞,本質上是中性的,沒有什麼好壞之分,關鍵要看具體是如何呈現。如果年輕人偏要把所謂的圈層看作一片密閉墻,將自己封閉起來,減少與外界的溝通與交往,完全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裏,那確實有疏離社會的可能,進而對生活産生很多消極想法。正如專家所言,還會帶來社會凝聚力下降,各方面社會成本提升等問題。

但如果年輕人只是把圈層作為一個立足點,並積極向外延申和發展,實現個體興趣的放大化,將自己的圈層與社會相連,那會是另一番現實景象。比如,有的年輕人熱愛攝影、影視或具體運動項目,其既能通過這個圈層認識更多志同道合朋友,也可以主動參加相對應的社會組織和活動,用自己的興趣和力量,對社會産生積極效應。對年輕人個體而言,這也是實現自我價值訴求的良好渠道。

這樣説來,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年輕人“圈層化”與否,而在於年輕人面向生活與社會的態度。説白了,只要年輕人生活態度積極向上,並有強烈的自我價值訴求,那所謂的“圈層”,不僅不是阻礙,反而是年輕人實現價值的好工具,畢竟有了興趣和相應群體的支撐,在現實中做很多事情都能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換個角度説,年輕人若生活態度消極,且沒有明確的自我價值訴求,那“圈層”確實會成為阻礙,也只會進一步放大“資訊繭房”效應,桎梏個體生活,生活的多樣化和趣味性會被定式化、程式化所取代。如此也會加劇個體與社會的種種矛盾,真正呈現與世隔絕的孤立狀態。

不過“圈層化”的存在,也確實會讓現實中年輕人的發展,呈現相應情景下的“馬太效應”,這裡的強者更強,弱者更弱,可以理解為積極處世者更強,消極處世者更弱。顯然,我們更樂見“圈層化”中的積極處世群體,畢竟其創造著個體與社會的幸福。

所以,年輕人“圈層化”背後,不全是狂歡、孤獨與疏離,也有快樂、幸福與價值實現。當然,對於那些負面標簽,也要積極尋求去除,更大範圍拓展青年交流空間,引導消極處世的年輕人主動敞開心扉,避免疏離風險,也十分有必要。

而對於積極處世的年輕人,在鼓勵認可他們追求“圈層化”的同時,也要幫助他們追求溝通交流空間的擴大化,以避免“資訊繭房”效應。説到底,我們應該追求的,還是一種年輕人“圈層化”更開放有序的狀態,與積極的個體價值、社會價值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