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廣東省政協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法治保障”主題舉辦專題調研座談會,廣泛聽取省政府有關部門、研究機構和相關社會組織的意見。“舉大事必慎其終始,”廣東省政協副主席黃武指出,法治貫穿各領域、各行各業。做好粵港澳大灣區法治保障工作,最突出的成效就是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各項工作有序進行。面對粵港澳大灣區法治保障建設的艱巨任務,要以慎之又慎的態度來對待。
此次座談會是為6月下旬全國政協聯合廣東省政協開展的專題調研做前期工作。
今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綱要》發佈以來,大灣區各項建設成為各方關注的熱點。在這個重大歷史機遇面前,如何做好粵港澳大灣區法治保障的“粵”字文章,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粵港澳三地法律制度衝突嚴重、內地法在港澳難以適用”“三地司法協商難度大效率低成本高、行業標準不匹配,經貿領域法治問題突出”……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規處雷斌和廣東省司法廳法治調研處黃濤濤在座談會上都提出了類似的工作難點。
與會人士建議,要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遵循現有法律,進一步深入調研,形成“立法需求清單”,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立法工作。廣東省政協常委、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譚玲提出,立法需求清單要注意中央事權範圍和地方立法許可權範圍事項的劃分,根據批次、類型、輕重緩急原則,高效推進立法工作落實。
廣東省公安廳法治總隊負責人譚玉富為“平安灣區”的建設發聲,“港澳車牌進不來,內地車牌出不去,港澳牌出入境車輛的發證管理懸而未決”“三地間警務協作水準低”,他建議出臺針對性政策法規,完善現有法律體系。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政策法規處林旭提出,儘快解決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橋梁水域的劃定問題,對此,廣東省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主任鄧玉桂也表示,這是雙贏舉措,有關部門應儘快答覆,以解燃眉之急。
戰略落地,人才先行。律師資格認證、教師資格認證、仲裁機構從業人員等專業人員資格互認的問題也是熱議的話題。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華商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巧雲建議,適當放寬行業領域限制,吸引港澳精英人才赴粵工作,推動大灣區智庫建設。
廣東省律師協會副會長陳方表示,應促進內地與港澳在法治層面的交流,只有了解才能理解,理解之後彼此才能相互信任。
“粵港澳大灣區法治服務與保障建設,要處理好硬法和軟法銜接關係、頂層設計和先試先行關係、政府主導和多元主體協同關係、借鑒港澳經驗和創新自身機制關係以及沿襲傳統模式和大數據驅動的關係。”黃濤濤提醒道。
黃武表示,由於法治建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僅憑單打獨鬥是難以做成做好的。政協委員要深入調研,梳理出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建設的特殊需求與重點難點,為粵港澳大灣區優化營商環境,建設世界一流的灣區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