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思明區政協專題協商主席會聚焦商業業態調整

發佈時間: 2019-05-31 09:22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照寧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如何推進商務誠信體系建設?如何讓商鋪産品提高經營檔次和綜合效益,加速商圈前瞻性佈局?”5月23日,在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政協召開的思明區“商業業態調整”專題協商主席會上,市政協委員柯東芳拋出的“破題之問”,讓委員們進入了一場“頭腦風暴”。

思明區是廈門市的中心區,擁有中山路商圈、火車站商圈、會展商圈等3個市級商圈。但由於線上購物的衝擊等因素影響,思明區商圈出現了大型商場效益不佳、步行街業態單一、交通基礎設施落後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商業發展。

“目前廈門市民大多不選擇中山路作為購物場所,主要客源是外來遊客,而旅遊購物陷阱等心理因素以及缺乏地方特色的産品,也成為中山路商圈不太可能成為旅遊購物的首選街區。”張錦輝委員表示,中山路商圈存在著商鋪租金極高,發展不均衡且難以形成輻射效應等問題。為此,他建議,首先政府應主動打造宣傳中山商圈的誠信一條街。其次應強化購物體驗,更多開展品牌展示對接及各類消費促銷活動,實現商旅文融合發展。

“我認為,中山路商圈應主街做商貿,輔街做文化,連接做品牌。”黃偉峰委員建議,通過整合品牌老店,線上線下宣傳推廣、同步構建品牌商城、通過熱點節點廣告位、主街巡遊,以及主街移動商鋪等方式進行連接引導,從而形成“連接做品牌”的集聚效應。此外,應充分發揮商會、協會、自治管委會等行業組織的作用,規範品質和服務,並製作商圈街巷遊地圖等提高遊客體驗度。

在李忠安委員看來,優化商業業態,發揮大數據的作用至關重要。“中山路商圈的消費群體中,遊客數量多少?本地居民的數量又是多少?遊客和本地居民各自關注的重點是什麼?我們目前並不具備這些核心的大數據統計,又怎能進行有效的商圈業態調整和精準佈局?”李忠安表示,應運用技術手段,收集各個商圈的大數據,以便商家和政府在大數據的基礎上有的放矢,合理佈局,形成差異化發展。

“能否把商圈當成一個有形的商品,賦予商圈自身品牌效應、示範效應?”“應結合舊村改造來拓展商業空間。”“應堅持高品質的發展思路,加大對高品質、高增長、高潛力商家的引進力度。”……委員建言不斷,現場氣氛熱烈。

在聽取了委員們的建議後,思明區政協主席陳炳良表示,要緊緊抓住“高素質、高顏值”的要求和區域性中心城市城區的商業功能定位,使商業更好地服務於全區經濟發展;把大數據、雲計算、網際網路、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技術應用到商業業態的調整和體驗中,把商業與旅遊業、影視産業和對臺商貿業等進行融合發展;發揮國企的作用,有力推動思明區商業業態得到大調整、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