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如何推動人民政協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應當切實擔負起人民政協制度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的政治責任。”5月20日上午,長安街上的京西賓館,全國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正在進行大會發言,福建省政協主席崔玉英在介紹經驗時,給出了福建的思考和答案。
開展“體驗式”“感悟式”學習,帶領委員追尋總書記求索奮鬥足跡;倡導沒有會場只有現場、沒有官話只有土話的“簡易協商”,把直接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協商,送到田間地頭、車間碼頭……去年以來,福建省政協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政協委員的要求,引導委員把責任扛在肩上,著力強化主體意識、突出主體地位、激發主體活力,在福建以高品質發展落實趕超的實踐中,讓委員唱主角,發出政協好聲音。
■提升委員履職能力
“現在,只要省政協有活動,我就趕過來,想多學一些知識,多做一些事情。”洪世鍵委員那本厚厚的記事本,記錄了作為一名新委員的成長與收穫。
“感受最深的是新任委員談話。”洪世鍵由衷地説,“面對面的履職談話,讓新委員在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繫群眾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方面有了全面認識。”
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委員頭腦,注重在強化黨建引領中不斷提升委員政治素養。
以黨建為引領,省政協建立起覆蓋全體委員的學習培訓制度———領學講學互學考學勵學“五位一體”的學習培訓機制、省市縣“三級共用”師資庫、“理論研討”與“模擬履職”相結合,構建起以培訓班為重點,委員講堂為常態,專題研討會為輔助的學習培訓體系。
能不能當好人民政協制度的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關鍵還要看參政素質。
2018年1月10日,參加《應用大數據助推鄉村振興戰略》課題座談會,會後赴泉州、廈門、漳州等地,深入基層鄉鎮開展調研。調研成果被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和國務院政策研究室收錄;
2018年4月24日至27日,到福州、莆田等地開展“發展農村電商,推進鄉村振興”課題調研;
2018年12月13日,參加省政協民建界別委員活動——參加首屆區塊鏈産業與企業家國際峰會。
……
這是王寧新委員的《履職積分表》中的一小部分。去年,王寧新委員的履職總分是220分,其中,參加學習培訓3次,20分;參加政協會議8次,20分;提交提案15分、社情民意25分……
“省政協去年試行了委員履職‘積分制’,把政治標準作為管理委員的‘第一尺規’。”省政協秘書長陸開錦介紹,依託“福建政協雲”APP,實時更新委員積分排名,對低於60分的委員函告提醒,進一步促進了委員做到有其名、盡其責。
“‘積分制’讓我感覺肩上有責、爭先有標、行為有尺、管理有據。”王寧新委員説。劉泓委員則認為,過去的“榮譽”委員在“履職積分”的考評中逐漸轉變為“責任”委員,大家相互“比學趕超”。
■搭建委員協商平臺
釋常定委員的手機裏有個“履職之家”,他每天要“回家”好幾次。“點開‘福建政協雲’,委員們就能在裏面互動,還能網上議政。”釋常定帶著記者體驗了一番———“網上議政廳”“資訊直通車”“委員隨手拍”,各種“網際網路+”的履職新載體,感覺淋漓暢通。“為我們履職提供了不受時空限制的便捷渠道,是時刻線上、永不落幕的委員之家。”釋常定評價説。
協商平臺寬不寬、議政載體多不多,直接關係委員作用發揮。
“在原有基礎上,省政協精心設計專題議政性常委會,增設協商座談會,增加對口協商次數,探索開展網路議政遠端協商,力求完善多形式、廣參與、制度化的協商議政格局。”崔玉英説,這些努力為委員履職實踐創造了更好條件。
在省政協的倡導下,基層政協也相繼搭建了各具特色的協商平臺——
初夏的晌午,廈門市思明區的一所幼兒園裏前人頭攢動、氣氛熱烈。家長們“追捧”的是區政協舉辦的“思明政協講談”。
“講談”時間到了,兩位委員與嘉賓圍繞“緩解入園難,鼓勵多辦幼兒園還有哪些招”提建議、出實招。
“每一期話題既緊扣經濟社會發展熱點,又緊貼群眾關注重點,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常被區委、區政府採納,有力推動了問題的解決。”思明區政協委員林鷺説,和許多委員一樣,自己對參與節目充滿期待。
“建議從新建樓盤試點先進行垃圾分類,逐步推廣到老舊小區。”5月16日,福州市晉安區政協岳峰聯絡組的協商民主活動又“上線”了,政協委員、社區主任及社區代表就生活垃圾分類問題充分協商,增進共識。
“政協委員到基層與群眾雙向交流互動,協商民主從“殿堂”走向民間,讓委員真正融在老百姓中。”晉安區政協主席魏曉輝道出委員聯絡活動的初心。
■引導委員雙向發力
“在政協,每個調研組都是宣講團、每位委員都是宣講員。”福州市政協主席何靜彥介紹説,去年底,市政協圍繞“推進美麗鄉村和特色小鎮建設,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議題,成立調研組,進村入戶,委員們“聽”民生、“講”政策,深入調查研究後,提煉形成的27條建議,均被市政府採納,轉化的項目方案已經印發實施。
省政協印發加強和改進調研工作實施辦法,引導政協委員為更好實現資政建言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不斷努力。
在海峽論壇期間舉辦的首屆兩岸基層治理論壇,打造了省政協對臺工作的一個重要平臺。今年6月將舉行第二屆兩岸基層治理論壇,籌備工作正壓茬推進。委員們以親情和文化為紐帶,努力把工作做到廣大台灣同胞的心裏,為把福建建成“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貢獻智慧力量。
“要服務社會,還要深耕社區。”擔任了16年香港特區政府荃灣區議員的省政協港澳委員林發耿説,融進基層社區,如實反映社情民意,讓政府的施政更貼近民意,讓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這是委員的使命擔當。
在發揮港澳委員雙重積極作用的同時,省政協著手建立與閩籍港澳政協委員聯誼會聯繫協作機制,定期召開港澳委員座談會。去年12月,省政協、省委統戰部聯合在深圳、珠海分別召開香港、澳門地區閩籍代表委員和省海聯會理事座談會。“要做好穿針引線、團結聯誼工作,支援鼓勵委員深耕社區、服務社會、報效國家。”崔玉英説。
■激發委員履職活力
今年年初,省政協黨組緊扣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對標全國政協的最新部署,以分量十足的《2019年福建省政協主要工作任務分工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推出創新舉措。
《方案》以“三合一”方式,綜合省政協黨組工作要點、常委會工作報告、重點協商和調研計劃三份重要文件而制定。
從學習、黨建,到重點提案辦理協商和舉辦論壇品牌活動,方方面面的工作歸納細分成4大類93項任務。
陸開錦手持《方案》説,這是一份有創新且操作性很強的“施工圖”、“任務單”。從頂層設計上對發揮委員作用,提升履職水準,提出了更高要求。
“單單進行部署、明確單位還不夠。”崔玉英要求,要加大跟蹤問效。完成不好、沒有完成的,要通報。以“馬上就辦、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明確責任、強化落實、提升品質。
《方案》的實施,讓政協委員和機關幹部“兩支隊伍”産生了“連鎖效應”。
從注重“做了什麼”“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麼效果”轉變,把品質意識和導向貫穿于政協工作全過程———參與《方案》起草工作的機關幹部如此評價。
“全面、明確、專業、規範,是《方案》最大的亮點。”趙紅佳委員認為,作為一名新委員,履職工作方向更明確,效率更高,參政議政的勁頭更足了。
2月底,省政協委員和專家組成的課題調研組開啟了“數字經濟協同發展機制構建”課題調研。歷時3個月,分赴9個設區市一線調研,召開31場座談會,形成32篇高品質調研成果。這只是省政協專題協商會議之前的熱身。
5月15日,省政協“數字經濟協同發展機制構建”專題協商會議召開,13位政協委員從數字經濟頂層設計、加快數據開放共用機制建設、加強數字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發表真知灼見。
省委常委、副省長張志南評價,委員們的建議,對加快推進新時代數字福建建設,推動高品質發展落實趕超具有重要意義,要求有關部門研究採納,著力補齊短板,努力把福建打造成資訊化和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提素質、加壓力、搭平臺、出《方案》……一支更加懂政協、高素質、有擔當的委員隊伍,正在助推福建高品質發展的征程上揚鞭奮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