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理:大運河的文化內涵與張力

發佈時間: 2019-05-20 11:13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王樹理 | 責任編輯: 耿鑫

原標題:大運河的文化內涵與張力

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是一個寓意深遠的話題。它不僅是對這條有著1400多年的漕運大動脈的一次集中總結與思考,更是對運河文化融入當今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一次促進和檢驗。

首先,開鑿大運河這條漕運大動脈的想法就表明瞭中華民族是一個敢想敢幹、敢於開拓創新的民族。遙想隋代能夠開鑿這麼一條用於國家漕運的大動脈,從文化的角度解讀,的確是一種人類智慧與創造性的一個巨大勝利。儘管其間經歷過多次開挖與整修,但是每一次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人民的智慧與力量。不管是明清之際通惠河、會通河的相繼全線通水通航,還是近年來的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順利實施,都是大運河文化這根藤蔓上結出的果實。運河文化的內涵,就是我們的先民敢想敢幹的聰明才智與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的民族精神,就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上古神話精神的傳承。

其次,大運河本身就是豐富多彩的文化載體。大運河在長期的社會發展中,發揮了漕運大動脈的作用,對溝通南北、調劑餘缺起了巨大作用。也正是因如此,才讓中華文明這個具有精神內涵的“核”,在物質財富外表上得以傳承。

大運河從吳越之地的杭州灣流出,經錢塘、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串聯了長江三角洲、黃淮海平原、與草原文化相連的京畿之地,這些中華文明發源最早、人口密度最大、物産最為豐饒的地方,客觀上成為多元文化的載體。文化載體是一個富有張力的元素,正如劉勰在《文心雕龍·原道》篇所言,“日月疊璧,以垂麗天之像;山川煥綺,以鋪理地之型。”正是這些先天的文化元素,讓大運河沿岸相繼催生了以孔孟之道為宗的齊魯文化、燕趙文化、京畿文化、吳越文化……這些文化又與草原文化、茶馬文化、民族宗教文化緊密相連。因此,大運河從它誕生之日起,就承擔了溝通各種文明交流互鑒的職責。

從歷史的角度看,大運河在促進我國南北交往、東西互惠互利方面發揮的作用是巨大而長遠的。以竹製品加工工藝的傳承來説,就是因為明清政府在漕運政策中有一條“船工在完成所運糧之外攜帶的竹子免稅”的規定,使沿大運河兩岸許多重要碼頭城市都有了一個名叫“竹竿巷”的地名。這些地名不僅保留至今,而且有的仍然延續了幾百年以來的竹藝加工傳承。山東的臺兒莊、濟寧、臨清、德州,都有竹竿巷,至今的濟寧、臨清都有竹藝加工的産品,並且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又比如,哈達是西藏、內蒙古信仰藏傳佛教的人們用於表達禮儀的一種宗教文化用品,由於明朝時期臨清是重要的桑蠶生産基地,故而這裡成了哈達的産地;波斯貓是明代波斯商人沿絲綢之路帶來的貓與魯西貓雜交的品種,如今已有80多個品種,“貓文化”也成為一種有趣的現象。

運河文化是一種張力特別強大的文化。細細考究大運河兩岸城市的民風民俗就會發現,在多元文化交流過程中,催生或碰撞常常會産生出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山東臨清盛行的“銘瓦葬”、臨清餐飲中的“十香面”“八大碗”,臨清生産的以寧夏灘羊皮為原料的“千張襖”,還有臨清的衚同文化,就是運河文化張力下出現的文化現象。

此外,由於運河本身帶來的繁榮,也必然會刺激和産生優秀的文化産品。因此,文化與社會現實相互依賴的特點就得到了張揚。明清文學之所以能産生以大運河岸邊的臨清為背景的《金瓶梅》《梼杌閒評》等文學名著,臨清之所以成為曲藝之鄉、京劇之鄉、武術之鄉,都與運河有著密切的關係。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臨清傳:大運河文化的一個支點》一書的作者)